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发展及实践要求

VIP专免
3.0 学习大国 2022-11-16 178 99+ 32.17KB 8 页
侵权投诉
公文阁 公文写作之家、体制人加油站
www.gwg365.cn
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发展及
实践要求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
共同书写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培育了伟大的精神和顽
强的意志,构筑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形成了休戚与共的
命运共同体,为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奠定了基础。党的十
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关于铸牢中华
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这是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的核心理
念,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新时代条件
下,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凝聚起各民族团
结奋进的力量,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
意义。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孕育、形成和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
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
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 [1]从远古的荒蛮时代演进
到今天的现代文明,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在自身发展
的基础上,共同创造了中华文明,勾勒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形成的历史脉络。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孕育
“ ”从学术史角度来看,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一词较早出现于考
古学家夏鼐于 1962 年发表的《新中国的考古学》一文,他在
该文中提出这样的观点, 现今全国的少数民族还很多,他们
虽和汉族不同,但各兄弟民族的祖先在悠久的历史过程中,与
汉族的祖先建立起日益紧密的联系,今日大家一起构成了中华
民族共同体 。
关注微信公众号:秘书手记
免费公文写作交流 QQ 群:156 389 327
公文阁 公文写作之家、体制人加油站
www.gwg365.cn
从历史演进来看,每一个特定的地理生态环境,都有不同
的人类群体在其中繁衍发展。中国古代典籍《尚书·禹贡》对中
华民族栖息之地有大致描述, 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
暨声教讫于四海 ,这就是古代先民生存的地域空间,地理单
元内的各民族自力更生、互通有无、生息繁衍。正如费孝通
三千,在黄河出现了一个若干民族团汇
逐步的核心,被为华它像滚雪球越滚越
大,把周围吸收进了这个核心 [3]。在漫长的历史演进
中,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逐步形成了中有我、我中
的融合格局。从秦朝建立统一的王朝代,我国大
一统的格局本没化,两千多年来,各民族之间在文化上
兼容并包经济存、情感近,为中华民族
多元走向一体奠定了共同的文化、心理、情感基础,中华民族
共同体意识的萌芽慢慢孕育成长。
(二)近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
近代以来,特1840 鸦片战争的一多年间,
国主义和强的侵略,中华民族陷入水深火热灾难深
重的混乱局面。民族矛盾日益尖锐挽救民族危亡任务日益
迫切危难,中华儿女挺出,结成了患难与共、生
相依的命运共同体。民族危机仅激发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得唤醒开始成为进各民族团结
的精神力。在四运中,逐步觉醒了的中国各民族人
民,以强的民族共同体意识捍卫着中华民族的益。
战争时期,中国共党提出: 中华民族是代表中国境内各
民族之总[4],各族人民骨子里的共同体意识大地发出
来,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同仇敌忾、顽强抗战,以大的勇气
心共同对切外来的侵略力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
鼓舞各族人民的思想力。战争胜利使中华民族共
同体意识到了正意义上的确认彰显
关注微信公众号:秘书手记
免费公文写作交流 QQ 群:156 389 327
公文阁 公文写作之家、体制人加油站
www.gwg365.cn
(三)当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发展
新中国的成立,彻底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实现
了国家的度统一和各民族的空团结。新中国的名称
华人民共和国,明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954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把 民族域自治制度 作为一
本政治制载入宪法,进一步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义勇军行曲》中, 中华民族 一词
复出现,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五星红旗象征着中华
民族的大团结,这都表达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社会
和国中,我国也把中国各民族统为中华民族,中华
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国家层面上不断得以明确呈现。在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时期,各族人民团结奋,自觉把中华民族共
同体意识融工作、事业和生中,中华民族逐步成为团结、
统一、强大的民族,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大进
步。
(四)新时代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
“ ”中央,对 中华民族共同体 方面的论述提到新的度。在
2014 “年中央新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牢固
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彰显出党和政府对民族工作的
度关注。
2014 9,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
民族团结进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 积极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体现了党和政府夯实国家统一与民族
团结之社会心理基础的心。2017 10 ,在党的十
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强各民族交交流交融,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
” “一起,共同团结奋、共同繁发展 。至此, 铸牢中华民族
“ ”共同体意识 的表述正式确定下来。 铸牢 二字
关注微信公众号:秘书手记
免费公文写作交流 QQ 群:156 389 327
摘要:

公文阁公文写作之家、体制人加油站www.gwg365.cn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发展及实践要求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共同书写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培育了伟大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构筑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形成了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为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奠定了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这是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的核心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新时代条件下,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凝聚起各民族团结奋进的力量,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一、中华民...

展开>> 收起<<
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发展及实践要求.docx

共8页,预览3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作者:学习大国 分类:写作素材 属性:8 页 大小:32.17KB 格式:DOCX 时间:2022-11-16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8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