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财政与金融关系

VIP专免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
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新时代背景下,为了适应高质量发展,为了更
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的需求,金融体系要从关注“规模”转向关注“质量”,金融功能
要由传统的“动员储蓄、便利交易、资源配置”拓展为“公司治理、信息揭示、风
险管理”。
归结起来,金融治理要与国家治理体系的其他治理更加密切地融合,更好地发挥
金融治理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作用,这包括财政与金融的关
系、去杠杆与完善公司治理的关系、金融风险防范与治理机制完善的关系、人口
老龄化、养老金可持续与资本市场的关系,等等。要依据金融市场发展的一般规
律,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建设我国现代金融体系,发挥后发优势,正确认识金融
业综合经营的发展趋势,明确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不可分离,建立激励相容的监
管体系。建设现代金融体系要以建设现代金融市场体系为纲,重点是破解目前
市场分割和定价机制扭曲。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观大势、谋全局、干实事,
成功驾驭中国经济发展大局,在实践中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从提出经济发展新常态,到以新发展理念推动
经济发展,到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再到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
高质量发展阶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既是五年多来中国
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结晶,也是新时代做好中国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血脉,是连接各经济部门的重要纽带,是现代国家治理体系
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理论应置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经济思想的整体框架下,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适应高质量发展
的要求,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地发挥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作
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为实现两步走战略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做好新时代、新发展阶段的金融工作,改革是关键。既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又要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既要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又要尊重金融
市场发展的一般规律;既要有针对性地解决国内经济金融运行存在的问 题,又要充
分认识到经济金融全球化环境下制度竞争的决定性;既要有顶层设计,维护全国统一
市场,又要鼓励基层试点,地方制度适度竞争,优化趋同,将“自上而下”与“自
下而上”结合起来;既要立足于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又要充分吸取前期改
革的教训。
要改变前期改革中存在的系统性改革工程缺乏顶层设 计、过度依赖短
期行政手段、对改革
“
试错
”
容忍度低等问题,重在从完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长效
机制、形成良好的改革氛围等方面深化改革。
1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与践行新发展理念、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 “
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因此“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金融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金融体系对新发展阶段的适应性转
变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经济高速增长阶段,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主要关注“规模”和“数量”。彼时,金融
领域的主要矛盾是经济增长需求与资本存量有限的矛盾,因此金融工作的重点是动
员储蓄,推动资本积累进而促进经济增长。从学术思想看,传统西方经济学指出金
融对经济增长三大作用机制,均是以规模为着眼点。一是格利(Gurley)和肖
(Shaw)提出的金融机构利用信息优势,降低交易成本,避免流动性风险和 个
体风险,促进社会闲散储蓄资金向生产性资本的转化,从而扩大资本形成规模;二是
戈德史密斯(Goldsmith)认为金融机构可降低信息获取成本和监督成本, 优化
资源配置,把储蓄分配给收益率高的投资项目,从而更有效地积累资本;三是麦金
农(Mckinnon)和肖(Shaw)指出金融发展可以提高储蓄率促进经济增长。我
国的金融学研究,如黄达先生提出的“财政信贷综合平衡”,也主要着眼于总量矛
盾,强调总量平衡,使资金供给更好地服务于资金需求。
从政策实践看,重视金
融促进经济增长的
“
规模效应
”
,重视
M2
、社会融资规模等金融服务的规模指标,
作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测度,并就这些指标设定年度目标。
政 府工作报告
从每年设定 M2 和信贷增速目标,到 M2 增速目标(取消信贷增速目标),再到
2016 和 2017 的 M2 增速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双目标。2007-2017 年, M2 年均
增长 15.3%,社会融资规模年均增长 17.7%。
随着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金融领域的主要矛盾也相应转变为经济高质量 发
展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与金融有效供给不足、供给结构失衡的矛盾
:资金面整 体宽
裕但有效承担风险的资本金少、短期投资多长期投资少、社会融资规模不小但有效
引导资金流向的机制欠缺。资金往往倾向于大企业大项目,挤占了中小企业的融资。
因此,与经济发展从规模扩张向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相 适应,金融发
展应从关注
“
规模
”
转向关注
“
质量
”
,金融功能应由传统的
“
动员储蓄、便利交易、
资源配置
”
拓展为
“
公司治理、信息揭示、风险管理
”
等。
从学术思想发展看,麦金
农(Mckinnon)和肖(Shaw)提出的“金融深化”理论指出,金融深化有三个层次:
一是金融增长,即金融规模不断扩大;二是金融产品、金融机构的逐渐优化;三是
金融市场(价格)机制的逐步完善,使得金融资源在市场机制下得到优化配置。
从第一层次向第二、三层次的过渡,即为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功能演变。莱文
(Levine)、莫顿(Merton)等人提出的“金融功能”理论指出,早期金融功能主
要体现在动员储蓄、便利交易、资源配置,随着经济发展对金融体系产生新的需求,
金融体系功能相应拓展为公司治理、信息揭示和风险管理等。这些不断拓宽的金融功
能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增长,从而形成了经济和金融发展的良性循环。从政策实践看,
2018 年政府工作报告已经淡化了 GDP、M2、社会融资规模等数量增长目标:“今
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6.5%左右”,与 2017 年政府工作报告
相比,删除了“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的表述;“保持广义货币 M2、信贷和
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型产业,甚至是产能过剩行业。而随着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服务业占比提
升、技术进步、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金融资源配置应逐
步转变为总量稳健、结构优化,对于资金流向、资金配置效率的关注度需进一步
提升。根据林毅夫提出并论证的“最优金融结构理论”,只有金融体系的结构与实
体经济的最优产业结构相互匹配,才能有效发挥金融体系功能,促进实体经济的
发展。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金融体系结构是否与转型升级中
的经济结构相匹配?在日趋丰富和复杂的金融体系中,钱都去哪了?资金是否流
向了实体经济?“小微”、“三农”等社会薄弱环节和民营企业的融资需求是否得到
有效满足?绿色信贷是否足够支持绿色经济发展?实体经济的直接融资比重是
否有所提高?等等。在当前推进经济高质量增长的转型阶段,对于这些经济结构
变化,以及金融体系与之适应的演进问题更值得关注。
高质量发展要求货币政策稳健中性,并加快从数量型调控为主向价格型调控为主
转变。
从货币政策取向看,高质量发展阶段,既要防止总需求短期过快下滑,也要防止
“放水”固化结构性扭曲,推升债务和杠杆水平。
去杠杆千招万招,管不住货币都是无用之招。
只有坚持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才能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营造适宜 的
环境。只有淡化
M2
、社会融资规模等数量指标,才能真正淡化
GDP
增长目标,从
关注规模转向关注质量。
从货币政策调控方式转型看,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存在资
金供求微观主体、金融监管制度、金融市场发展等方面的问题和挑战,在向价格型
调控为主的转型过程中,货币政策仍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依靠数量调控手 段,同时
加强宏观审慎政策,以确保金融稳定和产出物价等平稳发展。但要充分认识到,过
度依赖数量调控方式将降低利率传导效率和货币政策调控效果(马骏、王红林,
2014),为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要求,我国必须大力推动金融市场发展,
加快推进货币政策向价格型调控为主转型。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鲜明提出了创新、协调、绿
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坚持新发展理念”成为新时代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重要原则和组成部分。从服务实体经济
出发,金融工作必须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
发展金融市场支持创新发展。近几十年来全球科技创新的一个突出特征是“科技
创新始于技术,成于资本”。在传统的竞争性行业中,技术稳定,投资者容易得
到真实信息并达成共识,一家金融中介机构核实企业信息是有效的,因此金融中介
机构优于资本市场;但在科技创新行业以及少数自然垄断的行业中,生产技术处于突
变中,投资者之间分歧较大,众多投资者对企业信息的多重核实是必要的,因此资本
市场优于金融中介机构。最近的经济学研究指出,股权融资是企业研发最重要的
外源融资方式(Brown 等,2012);间接融资适合渐进的技术改良,而
摘要:
展开>>
收起<<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新时代背景下,为了适应高质量发展,为了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的需求,金融体系要从关注“规模”转向关注“质量”,金融功能要由传统的“动员储蓄、便利交易、资源配置”拓展为“公司治理、信息揭示、风险管理”。归结起来,金融治理要与国家治理体系的其他治理更加密切地融合,更好地发挥金融治理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作用,这包括财政与金融的关系、去杠杆与完善公司治理的关系、金融风险防范与治理机制完善的关系、人口老龄化、养老金可持续与资本市场的关系,等等。要依据金融市场发展的一般规律,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建...
相关推荐
-
免费2023-06-14 678
-
VIP专免2023-06-05 553
-
VIP专免2023-03-30 966
-
VIP专免2023-03-30 636
-
VIP专免2023-03-30 298
-
VIP专免2023-03-30 259
-
VIP专免2023-03-30 859
-
VIP专免2023-03-29 250
-
VIP专免2023-03-29 914
-
VIP专免2023-03-29 373
作者:朝花夕拾
分类:写作素材
属性:27 页
大小:56.68KB
格式:DOCX
时间:2023-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