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爱民的这篇体会,穷尽了给领导起草文稿的所有要旨【必读精读】

VIP专免
余处长那篇让人拍案叫绝的“充分研究人、深入研究事”,为了让大家省去搜寻之
苦,特把石头留存的这篇文章奉上。上篇“充分研究人、深入研究事”,下篇“让领
导满意、让听众满意”。之前石头推荐文章,一般喜欢在前面概括一下,但这篇实
在是字字珠玑,有时简短的一两句话也能让人醍醐灌顶,让写手们有心领神会之感,
只提炼主旨有点暴殄天物。建议大家精读、逐句读、留存。
充分研究人 深入研究事
——起草领导讲话稿的一些体会(上)
余爱民
写领导讲话稿要弄清三个问题,给谁写、写什么、怎样写。所以要做到“三
研究”,研究人、研究事、研究文。这里,谈点自己的体会。
一、准确把握领导意图
邓小平同志指出:“拿笔杆是实行领导的主要方法。”这深刻揭示了文稿在
领导工作中的重要性。起草领导讲话稿是秘书人员服务决策和辅助工作的重要方式,
也是提高自身政治素质、理论水品、思维能力和写作功夫的重要途径。
让领导满意是起草领导讲话稿的首要标准。只有领导点头了,才算是“大功
告成”。想让领导认可,就一定得研究领导。可以说,准确把握领导意图是写好
领导讲话稿的关键环节。
(一)跟领导。把握领导意图最好能跟随领导。跟会议。领导的思想系统地
“晒”在会议报告中,所以我们传达上级会议精神时,总是说主要精神在主要领
导的讲话里。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领导的思想还往往流露在脱稿讲的那些话里。
跟调研。领导的闪光思想很多“露”在调研考察中。一如水遇石而激起浪花,领
导思想与基层实际一“碰撞”,常有“金光闪烁”。跟接访。领导出访接访,常
有新的思想“进进出出”。包括餐桌上、茶几上、处处留心必有所获。需要强调
的是,跟着领导跑,不能“甩手甩脚跑”。不管领导安排没安排,要求没要求,
相机、录音笔、笔记本都是应该带的,只要没有特殊交代,领导“开讲”就“开
录”,回来后整理成文,特别是对领导脱稿发挥的内容,要进行“再消化”,日
(二)找领导。很多写领导讲话稿的秘书尤其是一般秘书不可能总是跟着领
导跑,接受的是来自领导们二传甚至三传四传过来的指示。这种情况下必须自觉
主动地“找领导”。找动态新闻。领导“讲”到哪里,秘书就“追”到那里。电
视新闻、报纸新闻、网络新闻,特别是领导下基层的当地媒体新闻,一定要看。
找会议资料。自己不能参会,就让会务组的同志留套会议资料,会后仔细学习。
找讲话文件。重要讲话肯定会发文件或者发“通报”,有的还会在网上发布,这
些必须找来学习。特别是遇到新领导上任,要想熟悉人,必先熟悉文,应该主动
寻找领导原来任职时的讲话材料学习研究。平时注重积累,建一个资料库,把所
服务领导的资料都放进去;建一个思想库,把领导的思想整理后放进去;建一个
思考库,把自己学习领导讲话的心得体会连同对经济社会方方面面的思考都放进去。
(三)帮领导。秘书工作者的参谋助手作用很大程度体现在帮领导上。帮领
导准备思想。有位老政研人教导我,“要把最好的粮食卖给国家,要把最好的思
想贡献给领导”。准备的不一定有用,但多少给领导以参考、以启发。帮领导发
掘思想。领导要讲话了,稿子怎么写是给办公室的一道题。这种情况下,要积极
主动地请示领导,求得更多、更明确的指示,然后按照领导指引的“大方向”前
进,向领导思想的深度和广度发掘。如果能和领导坐下来商量研究最好,当面接
受领导意见,大胆提出自己想法,互相交换、互相启迪、互相促进,一起深化思
想、细化内容、具体化提纲。帮领导扩展思想。领导有指示或者批示,其思想可
能来自一个点、一件事、一个方面或者一个阶段,这种思想需要秘书进一步做好
点和点的链接、事和事的整合,需要方方面面通盘考虑、短期中期甚至长远谋划。
帮领导完善思想。把模糊的弄得更清晰,把零碎的弄得更完整,把片面的弄得更
全面,把断层的弄得更系统。
(四)“当”领导。我们常说一句话“关起门来当领导”,又说“平常学领
导,写前问领导,写时当领导”。写领导讲话必须把自己摆在领导位置上,千万
不能把自己当秘书。给谁写就是谁,如同演戏,演主席就是主席。我理解,一把
手讲话应有“五度”:宏观把握有高度;全局谋划有广度;长远考虑有跨度;理
解升华有深度;措施得力有强度。
二、深入研究相关问题
问题、推动发展。
(一)看上头。上情要看准。主要看什么?看党代会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
从这些报告中找到大方向、大原则、大目标、大举措、大政策。看领导同志最新
的讲话精神。要通过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和地方晚间新闻、人民日报和地方党
报,密切关注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的行踪及相关讲话,重点关注他们的新思想、
新观点、新要求。看相关会议的文件材料。在不违反保密纪律的前提下,与自己
研究工作相对应、相联系的上级会议材料都要尽可能搞到手,认真学习,深入分
析,切实把握其重点、特点和亮点,把握其原则、举措和要求。看专家学者的理
论阐述。写什么就看什么,很多现实的大问题,早就是专家学者的大课题,所谓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专家”立上头。有针对性的看点理论著作,会增加讲稿
的“高度”和“深度”,增加决策的“科学”和“理性”。
(二)摸下头。下情要摸清。走路只朝天上看是要摔跟斗的,必须看着地面
走。下情何处来?从调查研究中来。正如一位领导同志所说,“准备会议,准备
文件,都应把功夫用在调研上,这是很值得吸取的一条重要经验”。围绕写好领
导讲话稿开展调查研究,以调查研究为基础写好领导讲话,是我们以文辅政的必
然要求。从平常资料中来。基层刊物、基层简报、基层文件、基层领导讲话、群
众来信都要看,并且要分类留存,最好还作些笔记。从经常联系中来。有意识地
结交一些基层的朋友,多和主职干部交朋友,多交一些有思想、讲真话的朋友,
要写讲话了,提几个问题群发给大家,让基层的“源头活水”欢快的流淌进来。
从专题座谈会上来。可召开专题座谈会,请基层的同志提前做好准备,有个书面
材料更好,会让请大家畅所欲言,放开讲,实事求是的讲,既讲成绩,也说问题,还
提意见建议。如果不方便召开这样的会议,可以只让下面报材料上来,把要说的
都写进去。专题座谈会也可以开成专家座谈会,请市县内外或者省内外甚至国内
外的专家们来聚一聚、碰一碰,听听他们的建议和意见,这对搞好工作、写好讲
话都是极有帮助的。
(三)观外头。外情要了解。俗话说,不看不比,沾沾自喜,一看一比,相
差万里。写领导讲话稿,要有比较意识,要习惯“观外头”。怎么个观法?学习
考察。开门写讲话,不仅要开门走下去,还要开门走出去。委托调查。不能事事
去考察,可以委托调查。请外地同行就地搞调查,请基层干部外出搞调查,还可
以请专门调查机构帮助搞调查,把要求说清楚,“借鸡下蛋”,一样“为我所吃”、
“饱我口服”。调阅材料。这是一种很便捷的向外学习方法。想要了解什么,直
摘要:
展开>>
收起<<
余处长那篇让人拍案叫绝的“充分研究人、深入研究事”,为了让大家省去搜寻之苦,特把石头留存的这篇文章奉上。上篇“充分研究人、深入研究事”,下篇“让领导满意、让听众满意”。之前石头推荐文章,一般喜欢在前面概括一下,但这篇实在是字字珠玑,有时简短的一两句话也能让人醍醐灌顶,让写手们有心领神会之感,只提炼主旨有点暴殄天物。建议大家精读、逐句读、留存。充分研究人深入研究事——起草领导讲话稿的一些体会(上)余爱民写领导讲话稿要弄清三个问题,给谁写、写什么、怎样写。所以要做到“三研究”,研究人、研究事、研究文。这里,谈点自己的体会。一、准确把握领导意图邓小平同志指出:“拿笔杆是实行领导的主要方法。”这深刻揭...
相关推荐
-
免费2023-06-14 678
-
VIP专免2023-06-05 553
-
VIP专免2023-03-30 966
-
VIP专免2023-03-30 636
-
VIP专免2023-03-30 298
-
VIP专免2023-03-30 259
-
VIP专免2023-03-30 859
-
VIP专免2023-03-29 250
-
VIP专免2023-03-29 914
-
VIP专免2023-03-29 373
作者:朝花夕拾
分类:写作素材
属性:10 页
大小:21.48KB
格式:DOCX
时间:2023-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