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组工“三个镜头”助力新时代人才队伍建设

VIP专免
助力新时代人才队伍建设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 作会
议上的讲话,振聋发聩、意义深远。在新时期,通过过 “用”
“抓”“握”三个动作多向发力,让组工“三个镜头”鲜活起来、生动起
来,有利于进一步改善现有人才层次结构。对深入学习贯彻全国
组织工作会议精神,持续做好人才工作、打造地方聚才良方,
让组织部真正变为“人才之家”,具有 重要意义。
用好组工“望远镜”,实施人才引进长远看。
“望远镜”近可观眼前,远可达千里,对于人才的引进
政策亦如是。
一是引进人才要放眼未来,满足“内需”。人才引进要深
刻研判地区发展形势、立足地方长远发展基础,有针对性地
制定战略。绝不能跟风趟水、一窝蜂似地一拥而上,如此看
似重视,实为闹剧。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提速器,
要用好人才就要充分盘活地区资源。二是留住人才要着眼当
下,打好“内功”。人才的到来不仅是怀揣着梦想与理想,也
有着住房、子女教育等切实需要。要想让“良禽择木而栖”,
就要打好“内功”,创设留才优良环境、配套用才相关项目,
用一系列诚意满满又极富地方特色的“引才计划”,让他们落
户安家。
抓好组工“透视镜”,对接人才需求精准看。
其真义,人才工作实际上与当前社会主要矛盾息息相关。
各地反复倡导推进人才工作的背后,是地区间发展不平
衡不充分的集中体现:高端产业人才断崖、低端产业人才饱
和、特色产业后继乏人……引进计划能不能“对症下药”,是“重
病猛药”,还是“文火汤药”?这其中就需要组工干部的智慧,以
地方之短板透视人才之需求,精准牵线,用心搭桥:一是搭建
组织和人才间的“沟通桥”,二是搭建计划与需求的“对接桥”,
三是搭建企业和人才间的“供需桥”,多方面集中透视挖掘引才
留才中的困难问题需要,做好解决磋商协调,让“北归的大雁”
经历几年的周折,能精准的认准自己的“路”,趴准自己的“窝”,
孵好自己的“蛋”,能真正繁盛地方的森林,繁荣地方的生态。
握好组工“广角镜”,聚拢人才优势统筹看。
“广角镜”总揽全局、胸藏世界,能将万千风景具收眼
底,成像出最美的风景。
人才工作的签订,是聚焦如今之人才。而“致天下之治
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能否让“一时”之人才变
“一世”之英才,则需聚拢优势、统筹观察。一是要出台人才
成长计划,“引为第二,成是第一”,要通过课题研究发展一
批,通过项目实践带动一批,不仅把引进的人才给安置好,
也要把“本土”的人才给带动好,还要用引进的“洋项目”改造
拉动本地的“土办法”。二是要制定人才激励机制,要通过正
向激励的方式,在全社会营造一种“爱才敬才人人
干事敢干事的人,凸显出来,重用起来。三是要商定人才德
才标准,人才的任用不能只凭技术,也需要看重道德,也需
突出政治标准。只有思想好了,才华有了,才能在急难险重
任务上,主动练功挑担子。
摘要:
展开>>
收起<<
助力新时代人才队伍建设“千秋基业,人才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振聋发聩、意义深远。在新时期,通过过“用”“抓”“握”三个动作多向发力,让组工“三个镜头”鲜活起来、生动起来,有利于进一步改善现有人才层次结构。对深入学习贯彻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精神,持续做好人才工作、打造地方聚才良方,让组织部真正变为“人才之家”,具有重要意义。用好组工“望远镜”,实施人才引进长远看。“望远镜”近可观眼前,远可达千里,对于人才的引进政策亦如是。一是引进人才要放眼未来,满足“内需”。人才引进要深刻研判地区发展形势、立足地方长远发展基础,有针对性地制定战略。绝不能跟风趟水、一窝蜂似地一拥而上,如此看...
相关推荐
-
免费2023-06-14 678
-
VIP专免2023-06-05 553
-
VIP专免2023-03-30 966
-
VIP专免2023-03-30 636
-
VIP专免2023-03-30 298
-
VIP专免2023-03-30 259
-
VIP专免2023-03-30 859
-
VIP专免2023-03-29 250
-
VIP专免2023-03-29 914
-
VIP专免2023-03-29 373
作者:朝花夕拾
分类:写作素材
属性:3 页
大小:10.97KB
格式:DOCX
时间:2023-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