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个较真”全面提升改革质量

VIP专免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坚持在工作态度上较真,需要贯彻“四个亲自”,
亲力亲为抓改革;发扬“工匠精神”,在改革推进中精益求精。坚持在工作能力
上较真,必须提高领导、谋划、推动、落实改革的能力和水平,尤其是领导干部
系统集成和协同推进的能力。坚持在工作效果上较真,需要做到“四个有利于”,
坚持质量主攻方向,打造一流标准。
2017 年 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二次会议
上强调,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是抓改革的关键,要把改革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来抓,
不仅亲自抓、带头干,还要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
贯彻中央、省、市的改革部署,促进改革落地见效,提升改革质量,一方面,
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关于改革的“四个亲自”“四种能力”“四个有利于”。
另一方面,要坚持“三个较真”:做到在工作态度上较真,敢于担当敢于负责;
在工作能力上较真,努力增强处理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在工作效果上较真,确
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位、见到实效。
1以“态度较真”落实“四个亲自”弘扬工匠精神
全面深化改革,要敢于在工作态度上较真。要本着对党和人民事业负责,对
经济社会发展负责的精神,丢掉个人得失和包袱,破除“差不多、过得去”的粗
放思维,树立精益求精的较真精神,坚定信心、下定决心抓落实、抓部署,真正
把改革工作做到无可挑剔。
落实“态度较真”,需要坚持“四个亲自”。“为政之要,莫先乎人;成事
之要,关键在人。”党政主要负责人要“亲力亲为抓改革”,做到重要改革亲自
部署、重大方案亲自把关、关键环节亲自协调、落实情况亲自督察。坚持重要改
革亲自部署,要求主要领导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城市品质提升机制改革、“放
管服”改革等重要改革,当成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的关键点和突破口,亲自研究、部
署和谋划,提高改革项目含金量,落实改革“路线图”和“时间表”。坚持重大
方案亲自把关,要求主要领导抓好改革方案的“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把
好改革方案质量关,坚持“开门办改革”,通过改革“金点子”征集、改革项目
现场评议等方式,最大限度汇聚改革智慧。坚持关键环节亲自协调,要求主要
察,要求主要领导抓好改革季度督查和年终督查,开展第三方评估,端正改革绩
效考核导向,既要敢于“打鞭子”,又要合理“给位子”,当好“改革促进派”
和“改革实干家”。
落实“态度较真”,需要发扬“工匠精神”。“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
难事,必成于易。”每一项成功的改革,都要求破除“差不多、过得去”的粗放
思维,革除稍进则满、小成即止的保守意识,发扬一丝不苟、锱铢必较的“工匠
精神”。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这种精神怀有“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的情怀,坚持“注重细节,追求极致,干到精致”的标准,锤炼“人无我有,人
有我优,人优我强”的境界,达成“能当示范,达致卓越,堪称完美”的效果。
2以“能力较真”提高“四种能力”强化协同推进
全面深化改革,要敢于在工作能力上较真,自我加压、主动作为,围绕自身
承担的任务和从事的工作,确定新的更高的工作标准,主动到问题最多、困难最
多、条件最艰苦的岗位上去磨炼,努力增强处理各种复杂矛盾和问题的能力,切
实提升改革推进的本领和水平。
坚持“能力较真”,需要领导干部提高“四种能力”。全面深化改革涉及的
关系错综复杂。当前,诸如社区治理改革、违法建筑处理的长效机制探索、安全
生产监管机制改革等工作,目前已经进入“深水区”。改革越向纵深推进,遇到
的硬仗越多,越需要有人站出来,敢于冲锋陷阵,勇于攻坚克难,挑最重的担子,扛
最大的责任,啃下“硬骨头”,拔掉“钉子户”,吓退“拦路虎”。这时候,改
革的勇气和魄力固然重要,能力和水平更不可少。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强调,要善于推
进改革,自觉运用改革思维谋划和推动工作,不断提高领导、谋划、推动、落实
改革的能力和水平。因此,要以“引进来”或“走出去”的形式,举办专题讲座,
开展系列培训,提高领导、谋划、推动、落实改革的能力,解决领导干部“本领
恐慌”问题,推动各项改革快落地、早见效。
坚持“能力较真”,尤其需要提高领导干部系统集成和协同推进改革的能力。全
面深化改革,需要领导干部树立改革系统思维,注重不同层次或领域改革项目
全面深化改革,需要领导干部强化协同推进能力,全盘摸清问题,通盘解决问题,各
级各部门“一把手”以上率下,层层压紧、环环相扣;各统筹单位、牵头单位和
参与单位建立资源共享和沟通联络机制,在改革中前后照应、左右衔接,实现纵
向到底、横向到边。
3以“效果较真”落实“四个有利于”提升改革质量
全面深化改革,要敢于在工作效果上较真,拿出“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劲头,把
工作措施和工作责任落实到每一个环节。特别是对安全生产、违法建筑等“老大
难”改革项目,如果没有一抓到底、“抓不出成效不撒手”的较真劲,难以从根
本上解决问题。要坚持“钉钉子”精神,不允许半点马虎和懈怠,强化督查督办,
避免改革推进的形式主义,杜绝“半拉子”工程,确保各项改革部署落实到位、
见到实效。
坚持“效果较真”,重在落实“四个有利于”。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
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次会议上提出,要多推有利于增添经济发展动力的改革,
多推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改革,多推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改革,
多推有利于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的改革。“四个有利于”为全面深化改革擎
起指路明灯,推动改革大船破浪前行。衡量改革是否成功,关键是看是否符合“四个有
利于”。这是因为:发展与改革相辅相成。增添经济发展动力,是全面深化改革
的重要依托。多推诸如创新驱动发展、国有企业分类改革等有利于增添经济发展
动力的改革,体现了改革与发展相匹配,牵住“牛鼻子”的改革方法论。公平正
义是衡量改革成败的重要标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的。
多推医疗分级诊疗、公立医院集团化改革等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改革,体
现了加强顶层设计,注重全局意识的改革方法论。人民群众是改革成效的验证者。
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价值。干部群众是改革的执行者和
参与者。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动力。以改革的精神
抓改革,多推容错免责机制改革等有利于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的改革,体现了
依靠人民主体性和党的领导方向性相统一的改革方法论。
摘要:
展开>>
收起<<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坚持在工作态度上较真,需要贯彻“四个亲自”,亲力亲为抓改革;发扬“工匠精神”,在改革推进中精益求精。坚持在工作能力上较真,必须提高领导、谋划、推动、落实改革的能力和水平,尤其是领导干部系统集成和协同推进的能力。坚持在工作效果上较真,需要做到“四个有利于”,坚持质量主攻方向,打造一流标准。2017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二次会议上强调,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是抓改革的关键,要把改革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来抓,不仅亲自抓、带头干,还要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贯彻中央、省、市的改革部署,促进改革落地见效,提升改革质量,一方面,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关...
相关推荐
-
免费2023-06-14 678
-
VIP专免2023-06-05 553
-
VIP专免2023-03-30 966
-
VIP专免2023-03-30 636
-
VIP专免2023-03-30 298
-
VIP专免2023-03-30 259
-
VIP专免2023-03-30 859
-
VIP专免2023-03-29 250
-
VIP专免2023-03-29 914
-
VIP专免2023-03-29 373
作者:朝花夕拾
分类:写作素材
属性:4 页
大小:12.48KB
格式:DOCX
时间:2023-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