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日新”精神纵深推进改革开放(大家手笔)

VIP专免
蔡方鹿
(2018 年 08 月 20
日)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中国人熟知的名句,它出
自儒家经典《大学》。“日新”的说法出现后,后世思想家不断阐
发,对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产生了很大影响。比如,宋代张载对
“日新”的解释是:“富有者,大无外也;日新者,久无穷也。”认
为只有“日新”,事物的发展才没有穷尽。他进一步指出:“日新,
悠久无疆之道与”,将“日新”视为事物发展在时间和空间上没有
穷尽的普遍规律。明末清初的王夫之把天地的发展归纳为“新
故相推,日生不滞”,强调顺应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客观变化而
不断进步,如果因循守旧就会导致退步甚至消亡。
总的来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日新”意为永不停息地
自我革新。它包含两层含义:一层是在世界观层面,认为世
界是不断发展进步的,处在不停的变化之中,这是事物发展
的规律;另一层是在方法论层面,为适应世间万物的发展规
律,人们应当顺应自然、社会的发展趋势,不断与时俱进、
革故鼎新、自强不息、奋斗创造,这样才能追赶上时代的步
伐,不断推动文明发展进步。反之,如果因循守旧、抱残守
缺,就会被时代抛弃。
经过长期发展,“日新”成为中国人重要的精神元素,影
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对个人、民族、国家发
挥着独特作用。处于顺境之时,“日新”精神能够提醒人们保
持忧患意识,不满足于现状、不断开拓进取。处于逆境之时
“日新”精神可以激发人们坚韧不拔、不屈不挠,不断克服困
难、阔步前进。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中国人民崇尚进取、
推陈出新、不懈奋斗,创造了灿烂的文明成果。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深重灾难
中。无数有识之士主张以新学取代旧学、以新政取代旧政、以
维新和革命改变旧体制,以挽救民族危亡、扭转中国命运。中
国共产党生于忧患、成长于忧患、壮大于忧患,坚持真理、修
正错误,历经艰苦奋斗、不懈前进,带领中国人民建立了新中
国。40
年前,中国共产党又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进行改革开
放,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的伟大革命,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道路。改革开放
40
年来,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中国人民更加昂扬自信。中国
共产党这种开拓创新、勇于进取的精神,也是中华文化中“日
新”精神的传承和体现。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新陈代谢是宇宙间普遍的、不
可抗拒的规律。改革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生产力的活力正是在生产关系不断变革、不断更新过程中被
激发出来的。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度焕发
出蓬勃生机,党和人民的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
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面临更多不易跨越的礁石和险
滩。这个时候,把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应继承弘扬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中的“日新”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拿出更大的
决心和勇气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以更大力度、更实举
措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
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不懈奋斗。
(作者为四川师范大学杰出教授)
摘要:
展开>>
收起<<
蔡方鹿(2018年08月20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中国人熟知的名句,它出自儒家经典《大学》。“日新”的说法出现后,后世思想家不断阐发,对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产生了很大影响。比如,宋代张载对“日新”的解释是:“富有者,大无外也;日新者,久无穷也。”认为只有“日新”,事物的发展才没有穷尽。他进一步指出:“日新,悠久无疆之道与”,将“日新”视为事物发展在时间和空间上没有穷尽的普遍规律。明末清初的王夫之把天地的发展归纳为“新故相推,日生不滞”,强调顺应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客观变化而不断进步,如果因循守旧就会导致退步甚至消亡。总的来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日新”意为永不停息地自我革新。它包含两层含义:一...
相关推荐
-
免费2023-06-14 678
-
VIP专免2023-06-05 553
-
VIP专免2023-03-30 966
-
VIP专免2023-03-30 636
-
VIP专免2023-03-30 298
-
VIP专免2023-03-30 259
-
VIP专免2023-03-30 859
-
VIP专免2023-03-29 250
-
VIP专免2023-03-29 914
-
VIP专免2023-03-29 373
作者:朝花夕拾
分类:写作素材
属性:3 页
大小:33.48KB
格式:DOCX
时间:2023-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