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依托红色资源优势着力增强干部党性教育培训实效

VIP专免
延安市依托红色资源优势
着力增强干部党性教育培训实效
为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
色基因传承好”的要求,整合红色资源,做大做强延安干部教育培训,我们采取
实地查看、现场听课、发放问卷调查、借助手机 APP 等方式,对全市干部教育培
训工作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市五次党代会明确要求,要守好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发挥延安这所
“大学校”作用,切实搞好“大培训”,为全党同志提供更多精神“钙片”。全
市干部教育培训围绕以延安精神、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
七年为主干的党性教育,取得了初步成效,受到中省领导的多次肯定鼓励和社会
各界的广泛好评。全年共举办培训班 597 期,培训干部 9.1 万人,承接对外培
训
班 2323 期,培训 11.1 万人,干部教育培训人数一直稳居全国地级市第一方阵。
中组部、省委办公厅、省委组织部分别在《组工信息》《陕西信息》《陕组信息》
上刊发我市开展干部党性教育做法,陕西日报多次专题宣传报道我市干教工作。
一是市委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抓。市委常委会先后多次进行专题研究部
署,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徐新荣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高度重视,多次深入革命旧
址、梁家河、南泥湾和延安学习书院进行现场调研指导,协调解决问题,出席全
市党校工作会议,多次给培训班学员辅导讲课。市委常委、组织部长严汉平积极
谋划部署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坚持统筹培训计划,统筹培训资源,统筹培训实施,设
计把关重要培训班次,务求培训实效。在市委领导的影响带动下,各地各部门普
遍建立了“一把手”抓干部教育培训责任制,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的
领导格局,营造了全市上下高度重视干部教育培训的良好氛围。
二是整合培训资源,做大做强延安干部培训学院。2012 年成立的延安干部
培训学院,下辖王家坪、杨家岭、枣园三个分院,面向全国各地党员干部开展延
安精神、革命传统教育等干部教育培训服务。2016 年,市委决定扩大延安干部
培训学院规模,又成立了延安干部培训学院梁家河分院和南泥湾分院,并将学习
书院打造成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高地。2017 年延安干
个班次 22942 人,杨家岭分院培训 365 个班次共计 18980 人,梁家河分院培训
10 班次共计 513 人、南泥湾分院培训 22 个班次共计 835 人,学习书院培训 7
万多名党员干部。延安干部培训学院已被团中央确定为“全国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
基地”、省委组织部确定为“陕西省干部教育培训党性教育基地”。
三是优化培训内容,打造精品课程体系。延安时期的烽火岁月,为我们留下
445 处历史遗址和大量珍贵的文献图片资料,是我们开展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得天独
厚、不可复制的宝贵资源。我们坚持把这些珍贵的红色资源作为培训干部的
“活教材”,先后多次组织专家学者对延安红色资源进行整理、挖掘和研究,形
成了以延安精神、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七年为主干的党性
教育培训课程体系,编订了“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为人民服务”、“延安
整风运动”、“延安时期的民主政治建设”、“延安时期的党风廉政建设”、
“延安时期的统一战线”等精品课程。开发了历史的启示、精神的力量、领袖的
智慧、延安的记忆等四个板块 30 多门特色课程。依托延安厚重的红色革命历史,
按照不同群体的培训需要,有针对性的开发了西北革命、长征落脚、红色延安、
大生产运动、转战陕北、知青岁月、黄土风情、人文初祖等八条教学线路。编写
了《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史纲》、《延安时期的党群干群关系》、《延安时期
著名人物》、《延安时期青年运动史》等书籍,其中《延安时期党群干群关系》
一书被中组部确定为“全国干部培训好教材推荐书目”。
四是创新培训方式,突出现场体验教学。我们始终遵循干部教育培训规律,
坚持质量第一,按需施教,在做好专题教学的同时,突出现场体验教学,让学员
深入到现场,通过激情体验使精神受到洗礼,思想受到启迪。先后确定枣园、杨
家岭、王家坪、凤凰山麓、南泥湾等 16 处革命旧址为党性教育现场教学点,教
学主题设计各有侧重、各具特色。枣园旧址突出体现延安时期的党群干群关系,
为人民服务与党的根本宗旨;杨家岭旧址突出体现新民主主义理论,党的七大历
史功绩,延安整风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王家坪旧址突出体现毛泽东的领导
艺术;凤凰山麓旧址突出体现《矛盾论》、《实践论》与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白求恩与白求恩精神;南泥湾旧址突出体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等;
信念、为民情怀、创新担当、艰苦创业四个模块,使参训人员到梁家河村亲身学
习和体验习总书记等知青一代学习、工作、生活和成长史,开展农村工作的基本
方法,提高了政策理论水平,坚定了扎根农村、奉献基层的信心和决心。在具体
教学过程中,按照不同班次需求进行合理配置,把系统讲解、要点点评、案例分
析和互动交流等方式有机的结合起来,使革命旧址成为对干部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的生动课堂,成功实现了红色资源优势向教学优势的转化。
二、存在问题
从调研结果看,我市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得到了学员的普遍认可,也取得了
一些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部分县区和部门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市委高度重视对外干部教育培训工
作,常委会专题研究,确定规划、方案等重大事项,但是相关县区和部门单位对
红色培训重视支持不够,一些培训机构对自己的职责认识不到位,对抓红色培训
的重要性认识不清。
二是校舍建设及相关配套设施落后。延安干部培训学院下设王家坪、杨家岭、
枣园、梁家河、南泥湾 5 所分院办学条件相对滞后,一些功能不够完善。
三是培训管理人员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事业心责任心不够强,
精细化管理和主动服务做的还不够。
四是课程研发进度缓慢。重视科研的激励机制没有形成,课程研发进度缓慢。
一些教师忙于讲课,不能深入研究学术,对党中央在延安 13 年和梁家河“大学
问”深度挖掘不够,新老教师间的“传帮带”做的不够,在打造延安红色培训名
师方面还需加强。
三、今后打算
通过调研,我们深感红色培训需求之大、红色培训意义之大、做好红色培训
责任之大。在全国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之际,做好延安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必须真正从思想上重视,做好顶层设计,
强化工作举措,加强软件弥补硬件不足,切实提升培训质量,继续健全完善干部
教育培训“1+X”文件,守护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摘要:
展开>>
收起<<
延安市依托红色资源优势着力增强干部党性教育培训实效为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要求,整合红色资源,做大做强延安干部教育培训,我们采取实地查看、现场听课、发放问卷调查、借助手机APP等方式,对全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一、主要做法市五次党代会明确要求,要守好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发挥延安这所“大学校”作用,切实搞好“大培训”,为全党同志提供更多精神“钙片”。全市干部教育培训围绕以延安精神、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七年为主干的党性教育,取得了初步成效,受到中省领导的多次肯定鼓励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相关推荐
-
免费2023-06-14 678
-
VIP专免2023-06-05 553
-
VIP专免2023-03-30 966
-
VIP专免2023-03-30 636
-
VIP专免2023-03-30 298
-
VIP专免2023-03-30 259
-
VIP专免2023-03-30 859
-
VIP专免2023-03-29 250
-
VIP专免2023-03-29 914
-
VIP专免2023-03-29 373
作者:朝花夕拾
分类:写作素材
属性:5 页
大小:13.44KB
格式:DOCX
时间:2023-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