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勤忠在全省县委书记工作讲坛上的发言全文

VIP专免
——徐勤忠在第五期县委书记工作讲坛上的发言
(2017 年 5 月 15 日)
县级层面是改革的“最后一公里”,抓得紧不紧、落得实不实,群众的感受
最真切。去年,在一次企业家座谈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回天新材料有限公司
董事长章锋讲,“只用 2 个小时,就办好了企业变更的全部业务,没来泗阳投资
之前,我还真不知道泗阳的办事效率这么高!”这是对我们的肯定,也是更大的
期待,在推进“两聚一高”新实践,落实发展生态经济走新路、聚焦富民补短板、改
革创新增优势“三项任务”中,
如何通过改革添动力增活力?
一是当好“店小二”,向改革要活力。近年来,我们以“简权去利”为核心,
先后实施了“先照后证”、“四证一体”、“五证合一”、“一证一码”等系列改革,准
入门槛不断降低,市场活力持续释放。去年是宿迁“营商环境建设提升年”,为了
检验改革成效,我们以列省重大项目——江苏海欣纤维项目为样本,建立服务微
信群,实时晾晒动态,全程跟踪“解剖”。在企业开办注册环节,得益于前期的“放
管服”改革,过去需要 5 个工作日才能办完的业务,现在企业仅用 1 天时间就拿
到了营业执照。在去年全省营商环境试评价中,我县企业开办事项得分在 109
个参评主体中排名第 10 位。改革的成效不断显现,去年以来泗阳平均每天新增
市场主体 33 个、同比增长 25%。在企业开工建设环节,我们发现,虽然项目注
册了,但迟迟不见开工。经了解是在施工图审查环节卡了壳,主要是我县图审中
心为二类房建资质,无法审查跨度超过 30 米的厂房,必须将图纸送到宿迁、淮
安等地进行审查。建设单位往往要带着数百张图纸,辗转多地、往返数次交换审
查修改意见,需要 30 天左右才能拿到图审合格证书。为此,我们瞄准“盲点”“堵
点”,坚持问题导向,开发上线了施工图网上审查系统,实行全程网上办理,审
查材料由原来 18 项压减为 3 项,审查办结时间减少到 10 个工作日左右,真正让
企业省事省力省钱省心。目前,我们正围绕“网上办、不见面、最简便”目标,高
起点打造上下融通的“泗阳云”,着力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甚至不跑腿。
在企业税收申报环节,项目土建竣工后,负责施工的建筑企业反映,因“营改增”
全面推开,主体税种和附加税种为国地税两家征管,纳税不方便。为此,我们在
全省率先建成标准化国地税联合办税厅,实现了“一窗一人一屏双系统”,基本做
到了涉税业务全覆盖。“取一次号、到一个窗、办两家事”,成为企业和群众最直
观的感受。目前,我们县政务服务中心正在探索建立 1 个接件代办中心和 5 个审
批功能区的“1+5”服务架构,实行闭环运作、限时办结,正式运行后,可实现群
众“只到一个窗、办完所有事”。我们体会,改革的突破点还得从一线来,从解决
一个个具体问题来,必须聚焦企业和群众的“痛点”,用心提供精准高效、及时周
到的服务,企业和群众才会有更多的获得感。
二是当好“探索者”,用创新增动力。“生态好”是泗阳最靓丽的底色,我们
也始终以改革的思维和创新的办法,把生态建设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加以推
进,去年顺利通过了国家生态县考核验收。在此过程中,群众也实实在在享受到
“五一”期间,省级成子湖旅游度假区就吸引了游客 3 万多人次。人来了,消费就
来了,百姓收入也就增加了。群众都讲,还是现在好,环境变美了,收入变多了,
腰杆也变硬了。同时,在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过程中,乡镇反映,上面千条线、
下面一根针,在抓生态经济的同时,还要抓镇村建设、农业农村等等工作,力量
比较分散,拳头攥不紧,不能充分聚焦到发展生态经济上来。为此,我们在市委、市
政府领导下,立足问题实际,着力做好“加减法”。一方面是考核导向的“减法”,更
加聚焦生态富民、特色发展,不求面面俱到,突出森林覆盖率、污水集中处理率
等共性生态指标,以及农业结构调整、休闲旅游等个性发展指标,让考核导向引
领发展方向。另一方面是人员整合的“加法”,在不增加机构和人员编制前提下,把
乡镇分为田园综合体类、城市功能类和生态涵养类,强化农业、旅游、环保等方
面职能,整合现有力量,打破部门、身份和岗位限制,创新组建就业创业保障、生态
保护与环境建设、综合治理、生态产业发展“四个办公室”,实现统筹调剂、分类
管理,目前已在 3 个乡镇先行试点。我们体会,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
必须深入挖掘利用好自身特有的生态资源禀赋,找准在“江苏生态大公园”中的角
色定位,打通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通道,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 优势和
富民优势。
三是当好
“
实干家
”
,以担当聚合力。首先是自我
“
叫板
”
,打造
“
三不
”
机关。
为了打破“玻璃门”,破除“潜规则”,我们坚持“要来就来真的,要治就治难的”,
开展了办事不求人、不请客、不送礼“三不”政务机关创建,出台了政府部门“服
务清单”,从群众找政府向政府找群众转变,实现了与群众需求的精准对接。如
今,“门好进、脸好看、事好办”在泗阳已逐步成为常态。
其次是勇于
“
拍板
”
,探
索容错机制。
我们出台了《支持党员干部改革创新容错免责实施办法》,明确“免
责”清单,制定“纠错”预案,通过“决策痕迹”全程纪实管理,激励干部敢于担当,
真正为想干的人“开绿灯”,为敢干的人“兜住底”,营造了人人参与改革、人人支
持改革的浓厚氛围。
再次是敢于
“
打板
”
,推行专项督察。
我们落实“三督三察”要
求,采取“一事一组建、一次一授权”形式,率先建立了改革督察专员制度,对全
县重难点改革事项进行专项督察,确保“改革推进到哪里,督察就跟进到哪里”。
“发展路子的调整,是一场深刻的变革”、“把生态作为苏北发展的根本依托
和最大优势,摆在首要的位置”,这些理念使我们脑洞大开。我们将坚持走新路
的历史耐心,坚持抓改革的责任担当,主动作为,敢闯敢试,在推进“两聚一高”
新实践中迈出坚实步伐。
标签: #发言
摘要:
展开>>
收起<<
——徐勤忠在第五期县委书记工作讲坛上的发言(2017年5月15日)县级层面是改革的“最后一公里”,抓得紧不紧、落得实不实,群众的感受最真切。去年,在一次企业家座谈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回天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章锋讲,“只用2个小时,就办好了企业变更的全部业务,没来泗阳投资之前,我还真不知道泗阳的办事效率这么高!”这是对我们的肯定,也是更大的期待,在推进“两聚一高”新实践,落实发展生态经济走新路、聚焦富民补短板、改革创新增优势“三项任务”中,如何通过改革添动力增活力?一是当好“店小二”,向改革要活力。近年来,我们以“简权去利”为核心,先后实施了“先照后证”、“四证一体”、“五证合一”、“一证一...
相关推荐
-
免费2023-06-14 678
-
VIP专免2023-06-05 553
-
VIP专免2023-03-30 966
-
VIP专免2023-03-30 636
-
VIP专免2023-03-30 298
-
VIP专免2023-03-30 259
-
VIP专免2023-03-30 859
-
VIP专免2023-03-29 250
-
VIP专免2023-03-29 914
-
VIP专免2023-03-29 373
作者:朝花夕拾
分类:写作素材
属性:2 页
大小:12.49KB
格式:DOCX
时间:2023-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