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匡迪:在首届全国名镇论坛暨中国名镇志丛书出版座谈会上的讲话

VIP专免
3.0 朝花夕拾 2023-09-03 102 99+ 14.89KB 6 页
侵权投诉
在新型城镇化中传承文化、留住乡愁
——在首届全国名镇论坛暨中国名镇志丛书出版座谈会上
的讲
2016 5 12 日)
徐匡
很高兴参加今天的论坛。刚才看了中国名镇志文化工程
宣传片,又看到第一批名镇志成果,十分欣慰。用中国独有
化历
程,是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对接的重要尝试,也是提
升新型城镇化文化内涵的重要举措,值得肯定和鼓励。以习
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型城镇化,党的十八
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等
重要会议都对城镇化提出了明确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还
专门制订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
行了顶层设计。要通过改革释放城镇化发展潜力,走中国特
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和谐进步,这
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下面,我讲三个方面
的问题
一、中国特色型城镇化正处于重要历史节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
最快的城镇化进程 2015 年已经达到 561%,成就举世
瞩目,城镇化为城乡居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提供了巨大
平台。2020 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
局,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其内在要求。新型城镇化,首先
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是新型工业化、信息化
农业现代化等四化互动的城镇化,是城乡统筹发展、合理布
局的城镇化,是绿色、低碳、生态文明的城镇化,是弘扬中
国优秀文化传统的城镇化。在看到我国城镇化取得的巨大成
就的同时,还应看到我国的“半城镇化”人在,
环境约束瓶颈突;资源资本人才和等过度大城
市集,中小城乡镇发迟缓;大城拥堵
隐患“城市病凸显;不少史文化和自然遗产遭受破坏
某些甚至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推动中国特
色新型城镇化,正是为了应和题。我国新型城
镇化建必须坚以人为、四化同步、布局优化、生态文
明、文化传承,为经持续健康发展提持久可动力,
出一条符合国时代要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型城镇化要记得住乡
习近平总书记出,推进城镇化要依托现有山水脉络
独特风光市融入大自然居民见山、看
记得住乡愁;既入现代化元素和弘扬传统优
秀文化,延续历史文让群众活更舒适
体现在建设一个节中。传统的中国社会是
高度发达的农文明基础上的,,中华传统文化在农
、乡镇。制度文化方面,有农组织、社会
乡规民;精神文化方面,有化、家族文
化、文化等;物态文化方面,山水风、乡聚落
、民、民族服饰行为文化方面,
有民、生传统文、传统节日等。这,都
是中华民族的色,篆刻中国人独特的民性格新型城
镇化一定要与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无缝对接。现在,大城
城一面已经成严峻现实,仅仅质空间同,
更说了规划理精神枯竭和城文化贫乏。一
市景观结构区域自然理特征不协调分城
大求照搬照抄设国。一
大建,照搬建设新农简单用城
元素风格取代传统民居田园风导致特色和民
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灵魂促进中华文化的
繁荣兴是民族文化的一个体现,也是城镇化的职责所
在。新型城镇化必须一方创造文化的多样性塑造各
特色的城市景方面要记得住乡愁,要弘扬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考虑方的人文风俗绝不能牺牲
遗产为代进行所谓的新农建设,特那些名镇、

标签: #讲话

摘要:

在新型城镇化中传承文化、留住乡愁——在首届全国名镇论坛暨中国名镇志丛书出版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5月12日)徐匡迪很高兴参加今天的论坛。刚才看了中国名镇志文化工程宣传片,又看到第一批名镇志成果,十分欣慰。用中国独有的文化载体——地方志书来记录名镇,记录新型城镇化历程,是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对接的重要尝试,也是提升新型城镇化文化内涵的重要举措,值得肯定和鼓励。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型城镇化,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都对城镇化提出了明确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还专门制订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进行了顶层设计...

展开>> 收起<<
徐匡迪:在首届全国名镇论坛暨中国名镇志丛书出版座谈会上的讲话.docx

共6页,预览3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作者:朝花夕拾 分类:写作素材 属性:6 页 大小:14.89KB 格式:DOCX 时间:2023-09-03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6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