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飞校长:在“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研讨会”上的讲话

VIP专免
革
——徐飞校长在“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研讨会”上的讲
话
尊敬的张司长、王主任、杨厅长,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来宾,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相聚美丽蓉城,隆重举行“促进科技成果转
移转化研讨会”。在此,我谨代表西南交大,向各位领导和
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也借此机会,向长期以来对西
南交大建设改革发展给予关心帮助支持的各位专家,特别是
科技部、教育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四川省科技厅的各位领
导,表示衷心的感谢!
西南交大创建于 1896 年,跨越三个世纪,是中国近代
土木工程、交通工程和矿冶工程高等教育的发源地,去年迎
来建校 120 周年双甲子华诞。121 年来,学校先后培养了
以茅以升、林同炎、黄万里、竺可桢、刘大中等为代表的多
位
彪炳史册的科学泰斗和工程大师,培养了以 59 位海内外院
士、3
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为代表的 30
余万栋
梁
英才。特别地,轨道交通领域的院士几乎全是西南交大的毕
业生。在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创造了百余项中国第一乃
至世界第一,为中国高铁实现从
“
跟跑
”
到
“
并跑
”
再
到
“
领跑
”
,
成为中国国家
“
金名片
”
和
“
中国制造
”
、
“
中
“
交通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研究型一流大学
”
建设,努力提
升
和彰显百年学府的科技创造力、学术竞争力和思想影响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
“
科技创新、制度创新要协同发挥
作用,两个轮子一起转”。实际上,中国近 40 年的改革开
放
史,就是一部制度创新史。从 1978 年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
取消人民公社、开放吸引外资、允许并鼓励私营经济发展、
国有企业混改、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
等一系列制度创新,使中国从人均 GDP129 美元的贫穷国家,
发展到今天人均 8500 美元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度创新
功不可没。
从 2010 年起,西南交大就开始了职务科技成果“分割、
确权”的小规模内部试验,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良好效果。探
索发现,以学校为科技成果转化的基本核算单位,科技成果归
学校、教育部、财政部的
“
三级所有、校为基础
”
制度,
与
40
年前
“
以生产队为基础
”
的人民公社生产资料所有制
制度十分相似。我们的科技创新已进入 21 世纪,但科技成果
转化制度却并没有相应地跟上,这坚定了我们改革的紧迫感
和使命感。
2014 年,西南交大上书国务院法制办和全国人大法工委,
建议修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建议要点是允许职务科
技成果的一部分知识产权给成果完成人。2015 年以来,学
校对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进行了更深入的改革探索。
改
革的核心有两点:一是将以前职务科技成果“纯”国有,变
权
“
一权
”
改革统领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
“
三权
”
改革;
二是将科技成果转化后的股权奖励,变为转化前的产权激励。
通过“先确权,后转化”从源头上激发科技人员转化成果的
内
在动力。
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试验改革,得到了四川省委省
政府、成都市委市政府的强有力支持。在四川省全面创新改
革试验区框架内,西南交大在 2016 年 1 月出台了
“
西南
交
大九条
”
,
在校内全面实施以“先确权、后转化”代替“先
转化、后确权
”
,
即以“分地”模式代替“分粮”模式(先
确权后转化相当于“分地
”
,
先转化后确权相当于“分
粮
”
),
“
千激励万激励,不如产权激励”的共识得到进
一
步提升。近年来,学校已分割、确权职务科技成果知识产
权
168 项,评估作价入股成立了 9 家高科技创业公司,科技成
果评估作价入股形成的股权超过 1 亿元。
2016 年 12 月,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知识产权局联
合印发了《四川省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实施
方
案》,在全省推广
“
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
”
,
首批试
点单
位共包括二十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国有企业。目前
,
“
职
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已被列入四川全面创新改革试验
区向全国可推广、可复制的七条经验之一。
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也受到中央深改办、国务
院、发改委、科技部、教育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关注与支
持。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及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国家知识
摘要:
展开>>
收起<<
革——徐飞校长在“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研讨会”上的讲话尊敬的张司长、王主任、杨厅长,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相聚美丽蓉城,隆重举行“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研讨会”。在此,我谨代表西南交大,向各位领导和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也借此机会,向长期以来对西南交大建设改革发展给予关心帮助支持的各位专家,特别是科技部、教育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四川省科技厅的各位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西南交大创建于1896年,跨越三个世纪,是中国近代土木工程、交通工程和矿冶工程高等教育的发源地,去年迎来建校120周年双甲子华诞。121年来,学校先后培养了以茅以升、林同炎、黄万里、竺可桢、刘大中等为代...
相关推荐
-
免费2023-06-14 678
-
VIP专免2023-06-05 553
-
VIP专免2023-03-30 966
-
VIP专免2023-03-30 636
-
VIP专免2023-03-30 298
-
VIP专免2023-03-30 259
-
VIP专免2023-03-30 859
-
VIP专免2023-03-29 250
-
VIP专免2023-03-29 914
-
VIP专免2023-03-29 373
作者:朝花夕拾
分类:写作素材
属性:6 页
大小:17.45KB
格式:DOCX
时间:2023-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