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长王天琦谈项目建设!

VIP专免
1
项目观摩会观摩的是项目,组织领导经济工作抓手也是项
目。对于项目,大家都再熟悉不过了。那么,到底什么是项目,
它是怎么来的呢?“项目”来源于英语 project,有课题、工程、
计划的意思,汉语 “项目”一词,是由数学家华罗庚在上世纪
50 年代引入国内,用于数学上的统筹法和优选法研究,可以简
单理解为代指“一件事情”。后来由于统筹法和优选法在工程建
设方面的应用,“项目”一词开始被用于工业经济,但当时并不
特指某一个工程,而是带有门类的意思,如上世纪 60 年代,
中苏关系恶化后,开始为人熟知的“三线建设”,大的方面叫国
防尖端项目、工业基础项目等,具体到下面的建设个体,还基
本沿用某某工程、某某基地等称谓。进入 70 年代,特别是文革
后期,随着政治经济社会领域的拨乱反正,工业经济进入一个
快速发展期,由于工程、基地等词语的内涵和外延较窄,无法
涵盖大量出现的非公有制和外资企业,“项目”一词开始替代“工
程”被广泛使用。如,《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试行管理办
法》等当时的部委文件开始使用“项目”一词。改革开放后,随
着深圳等特区的设立,外商投资和私营投资大量涌现,政府为
了更好地调度和推进投资,“项目”一词开始普及,并正式取代
“工程”来使用。如“三来一补项目”这一提法就发端于深圳市政
府。如
2
作、做事情大都以“项目”冠名,可以说项目已经融入到了我们
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非常普通的名词了。
对于区域发展而言,把每一个任务都设定为具体的项目,
实施项目化管理,是做好工作的关键。所以市委、市政府每年
都要观摩项目,因为项目体现为完成任务的成果。近年来,我
们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主抓手,谋划和建设一批重大项
目,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比如我们争取的徐宿淮盐高铁、合
宿新高铁,将形成“十字型”高铁格局,彻底改变宿迁交通区位;
智能家电通过引进格力电器、双鹿上菱、东贝压缩机等,迅速
集聚了一批龙头企业和关键环节,成为全国白色家电第五极;
三台山森林公园当年开工、当年建成、当年获批国家 4A 级景区,
被中央电视台多次聚焦报道,等等。这些项目既满足了现实需
求,也为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可以说,现阶段,项目投
资对宿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工业化程度看,
需要靠投资来拉动。去年我市工业化率为 41.4%,刚进入工业
化中期。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程表明,进入工业化中期后,
必须保持二十年以上、年均高于 65%的投资率,才能完成工业
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的转型。所谓投资率,就是固定资产形成
的总和/GDP。从日本和新加坡两个国家中,我们可以找出启迪。
日本 1961-1980 年保持了连续二十年平均 69.9%的投资率,这
3
率仍然高达
56%。新加坡
1961-1980
年的平均投资率达
71.5%,至今仍在
52%左右。从我市来看,2011-2015
年投资率
分别为 64.9%、62.7%、61.8%、60.8%、59.5%,呈逐年下降态
势。我们投资率最高的时候都没有达到日本和新加坡当年的水平,
现在他们是工业化后期,投资率仍保持高位,我们在工业化中期
的初始阶段,投资率已经跌到
50%。可以说,招引项目、扩大
投资还是我们发展的根本路径。从城镇化进程看,需要靠投资
来推进。宿迁城镇化率只有 55%,既是压力也是潜力。2015 年
我们城市建设开发强度为 16.32%,比国际公认宜居标准 20%
低
3.68 个百分点。以宿迁过去五年建设开发强度年均提升 0.114
个百分点为参照,对照国际宜居城市标准,宿迁的城市建设投
资开发还可以持续 30 年。我们这个城市无论是功能、舒适度
都不低,为什么宜居指标度低?摊子铺得太大,城市没有边界,
这几年如果不是市委、市政府下决心,规划和土地审批权限做
到市长“一支笔”,而且暂停住宅用地挂牌的话,现在还不知会
是什么样。摊子铺得太大,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一定跟不上,
所以现在要集聚建设。从补短板需求看,需要靠投资来完成。
在基础设施上,以路网为例,中等城市支路道路网密度应为每
平方公里 3-5 公里,而我市仅为每平方公里 2.6 公里,“主动脉
多、毛细血管少”现象较为明显。一定要在路网的密度上下功夫,
而不是总在道路的宽度上下功夫。在公共服务上,以教育为例,
摘要:
展开>>
收起<<
1项目观摩会观摩的是项目,组织领导经济工作抓手也是项目。对于项目,大家都再熟悉不过了。那么,到底什么是项目,它是怎么来的呢?“项目”来源于英语project,有课题、工程、计划的意思,汉语“项目”一词,是由数学家华罗庚在上世纪50年代引入国内,用于数学上的统筹法和优选法研究,可以简单理解为代指“一件事情”。后来由于统筹法和优选法在工程建设方面的应用,“项目”一词开始被用于工业经济,但当时并不特指某一个工程,而是带有门类的意思,如上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后,开始为人熟知的“三线建设”,大的方面叫国防尖端项目、工业基础项目等,具体到下面的建设个体,还基本沿用某某工程、某某基地等称谓。进入70年...
相关推荐
-
免费2023-06-14 678
-
VIP专免2023-06-05 553
-
VIP专免2023-03-30 966
-
VIP专免2023-03-30 636
-
VIP专免2023-03-30 298
-
VIP专免2023-03-30 259
-
VIP专免2023-03-30 859
-
VIP专免2023-03-29 250
-
VIP专免2023-03-29 914
-
VIP专免2023-03-29 373
作者:朝花夕拾
分类:写作素材
属性:16 页
大小:38.29KB
格式:DOCX
时间:2023-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