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思考

VIP专免
3.0 朝花夕拾 2023-09-02 103 99+ 14.72KB 7 页
侵权投诉
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关
键,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和影响社会和谐安定问
的关键。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是中国特
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
的重要保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坚定不移地
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积极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
进步,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十六大以来,我
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
落实科学发展观,明确了社会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业总体布局中的地位,并作出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推
和谐建设得新效。锦涛在庆国共
9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再次强调,要继续大力
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
公平正;要求不断扩大公共服务,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求理顺分配关系,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处理好公
平和效率的关;要求不断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
力,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其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重点。
项工作涉及面广、纷繁复杂,既要全面推进,又要有所
重。突出解决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
房、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等关
环节,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
所养、住有所居。
一、环保系统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的现实意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提到了十分重
要的战略位置。报告中,胡锦涛列举了 7 个方面存在的问
题,涉及资源环境、平衡发展、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生和社会、思想道德建设、党的执政能力、基层党组织
部作腐败。其中位的是“经济
资源环境代大”。报告提出,“坚约资源
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产发展、生活、生
好的明发展建设资源节约环境会,
实现度和结构质效益一、经济发展与人源环
相协调,使人民在好生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
社会续发展。”为环保工作指明了方。科学发展必须
人为本;谐社会必须生为。解决民生
题是最大的政,改善民生是最大的政。环保系
一项工人民的工作、生息相因此
和改善民生问题,事关人民群众利益,事关党和政
形象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我们须清醒到解决民
生问题长期性、性,清醒认识到与党
生问题责任迫感进一步解决民生问题的有
关工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
中共十七大报“民生概括为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
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和住有所居。民生问题源
人民群众生活,直接反映群众的生活水准关系
着人民群众长远的利益,在一定度上直接影响群众
心理,左右社会情绪。环保系统只通过忠行职责
打击非法保护合法,调关系,改善民生问
题,能实现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的工作目标。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环保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改善民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和本质要
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环保牢固
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坚把解决民生问在突出
置,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本利
益作为环保工作的出发点和实把改善民生工作
抓紧抓好,务必抓成效。
(
)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建立良好干群关系的内容要求。
在新形势,环保系全面改善民生,突出“”,
真感情民有民有
摘要:

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关键,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和影响社会和谐安定问题的关键。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积极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十六大以来,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明确了社会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地位,并作出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的成效。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再次强调,要继续大力保...

展开>> 收起<<
新形势下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思考.docx

共7页,预览3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作者:朝花夕拾 分类:写作素材 属性:7 页 大小:14.72KB 格式:DOCX 时间:2023-09-02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7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