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

VIP专免
——写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0 周年之际
任仲平
《人民日报》(2015 年 09 月 02 日01 版)
(一)这是一场跨越 70 年的检阅,这是一次面向未来的重
温。
初秋的北京,天安门广场装饰一新,人民英雄纪念碑直指苍
穹。明天,新中国第一次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
战争胜利阅兵将从这里展开队列。当将士们由远而近的铿锵脚步
震落时间的帷幕,历史的场景扑面而来。生与死、聚与散、笑与
泪,沉沦与奋起、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在这里交汇。
1931—1945,1937—1945,1939—1945。从九一八事变、七
七事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
西斯战争胜利,这样的时间刻度里,沉积着多少国破家亡的悲怆
浓缩了多少视死如归的抗争,铭刻着多少气冲霄汉的战斗。
1945—2015。70 年过去,时间的风雨洗刷着昨天的记忆,
我们用鲜血铸就的和平格局是否坚实?未来的道路上又潜伏着
哪些风险与挑战?
历史,是人类记忆的年轮,连接着昨天与今天,定义着过去
和现在。在关键的时间节点回望历史,是拥抱未来的最好姿态。
习近平主席强调,“只有人人都珍爱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
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希望的”。庆祝抗战胜利的日
子,我们守望历史,正是为了和平的尊严。
(二)从什么角度书写历史、以什么样的历史观解读历史,
决定着我们会塑造一个怎样的世界、走向一个怎样的未来。
今天从来就是安放在昨天的基座之上,如若遗忘甚至曲解了
新审视历史的契机:我们应该从伟大的抗战中记取什么、寻回什
么?
回首这一段艰难的历程,从“战斗到最后一刻”的南京保卫
战,到“不惜用生命填进火海”的台儿庄血战,从“打完子弹就
上刺刀冲锋”的平型关大捷,到“以血肉之躯消灭精良装备”的
百团大战……中国人民以 3500 多万军民伤亡的惨重代价,为民
族争取独立,为世界守卫和平。中国的抗战,永载中华民族史册,永
载人类和平史册。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绝不只是时间上
的交叉重叠,而是息息相通的一个整体。这场战争中,在中国上
空飞翔的,有苏联的志愿队、美国的飞虎队;在中国土地上作战
的,有苏联、英国、澳大利亚、柬埔寨等 20 多个国家的反法西
斯战士。在抵御日寇的艰难时刻,中国军队也跨出国门,在东南
亚的热带雨林里与盟国军队并肩作战。曾担任印缅战区美军司令
的苏尔登将军这样评价:“击毙大部分日军皆因中国地面部队之
功”。
今天,中国人民以一次盛大阅兵纪念胜利,传承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心愿。这不仅是对自己历史记
忆的尊重,更是对人类前途命运的关怀。“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
平发展道路,并且希望世界各国共同走和平发展道路,让和平的
阳光永远普照人类生活的星球”,习近平主席的话语,表达着一个
民族对历史的思考、对和平的珍惜。正确地书写历史、坚定地捍
卫历史、深刻地把握历史,“永久和平”才不会是一句停留在书本
上的空话。
(三)中国。湖南。芷江。
一座受降纪念坊,被称为“中国凯旋门”,造型简单却无比凝重。
四柱三门,就是一个大大的汉字——“血”。
这不仅是鲜血之血,更是血性之血、血气之血。
一位父亲,送给参军的儿子一面“死”字旗,白布旗正中一
个大大的“死”字,旁边写着:“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
匹夫有分。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
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他叫
王者成,他的儿子叫王建堂。
一位母亲,家乡沦陷了,她叮嘱孩子“记住,咱们是中国人,
到死也不能忘了祖宗”。游击队成立,她竭尽所能筹军粮、做军鞋、
照料伤员,先后把丈夫和 5 个孩子送上前线,他们全部为国献身。
她叫邓玉芬,她牺牲的丈夫和儿子分别叫任宗武、任永全、任永水、
任永合、任永安、任永恩。
一位妻子,丈夫是黄埔军校第六期工兵科毕业生。结婚两年
抗战爆发,丈夫赶赴前线,之后杳无音讯。时间流逝,世事变迁,
丈夫成为她一生的牵挂。77 年后,她终于找到丈夫的下落,原
来分别不久他便阵亡于南京保卫战雨花台阵地。她叫张淑英,她
的丈夫叫钟崇鑫。
在那场血与火的淬炼中、在那个生与死的战场上,千千万万
这样的普通人,国难当头挺起民族的脊梁,血肉之躯筑起新的长
城。
“争民族独立,求自由解放。这神圣的重大责任,都担在
我们双肩!”战火烽烟中,八路军战士唱着这样的军歌奔赴战场,
以低劣装备开展敌后抗战。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
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大旗下,
摘要:
展开>>
收起<<
——写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任仲平《人民日报》(2015年09月02日01版)(一)这是一场跨越70年的检阅,这是一次面向未来的重温。初秋的北京,天安门广场装饰一新,人民英雄纪念碑直指苍穹。明天,新中国第一次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阅兵将从这里展开队列。当将士们由远而近的铿锵脚步震落时间的帷幕,历史的场景扑面而来。生与死、聚与散、笑与泪,沉沦与奋起、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在这里交汇。1931—1945,1937—1945,1939—1945。从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这样的时间刻度里...
相关推荐
-
免费2023-06-14 678
-
VIP专免2023-06-05 553
-
VIP专免2023-03-30 966
-
VIP专免2023-03-30 636
-
VIP专免2023-03-30 298
-
VIP专免2023-03-30 259
-
VIP专免2023-03-30 859
-
VIP专免2023-03-29 250
-
VIP专免2023-03-29 914
-
VIP专免2023-03-29 373
作者:朝花夕拾
分类:写作素材
属性:11 页
大小:18.76KB
格式:DOCX
时间:2023-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