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深化资源和环境有偿使用制度改革

VIP专免
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
——深化资源和环境有偿使用制度改革
主要观点
能源资源消耗过大,环境污染加剧,是经济快速发展中
的突出问题。解决好这一问题,需要深化资源和环境有偿使
用制度改革,使企业负担资源和环境的真实成本,从根本上
建立起珍惜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长效机制。这是贯彻落实科学
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举措。
“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要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
增加资源投入带动向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带动转变,
由某些领域相当程度上依靠行政干预推动向在国家宏观调
控下更大程度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转变。实现这两
个转变,必须深化资源和环境有偿使用制度改革。
能源资源消耗过大、环境污染加剧的问题日益突出
我国资源禀赋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脆弱。从资源来看,
近年来,我国主要矿产资源查明储量下降,七成以上的矿种
查明储量处于徘徊不前的状态甚至有所减少,半数的主要矿
产储量有减无增。同时,一些主要矿产资源进口大幅攀升,
对外依存度逐年提高,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大。从环境来看,
我国国土中荒漠化和沙化的比例较大,森林覆盖率较低,淡
水资源短缺,环境的自我净化能力相对较弱。而且,由于我
国人口众多,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又削减了本已脆弱的环境
承载能力。
“十五”期间,重化工业加速发展,导致资源和环境压
力空前加大。我国是一个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大国,居民消费
升级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居民对汽车、住房等的需求会持
续较长时间。同时,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城市改造
和基础设施建设对重化工业产品也会产生大量需求。重化工
业长期快速发展,一方面有利于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另
一方面对资源的需求和对环境的压力也空前加大。2004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总量的4.4%,而消费的原
油、原煤、铁矿石、钢材、氧化铝、水泥分别占到世界消费
量的7.4%、31%、30%、27%、25%和40%。
目前,重化工业产生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废水、废渣等
污染物,已经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发达国家在上百年工
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我国在近20多年里集
中出现。
“三高一低”的资源投入和环境利用方式,使我国经济
增长越来越接近资源环境条件的约束边界。资源需求急剧增
加,环境压力持续加大,这是任何国家工业化进程中都会遇
到的问题。但由于我国资源和环境长期被粗放利用,“高投入、
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现象突出,加剧了经济社会发
展同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十五”期间,我国GDP年平
均增长9.5%,而能源消耗年平均增长率超过10%;能
源消费弹性系数从2001年的0.47上升到2004年
的1.6,不仅高出历史水平,也高出世界平均水平。
资源和环境问题突出的体制原因
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资源和环境问题,与传统经济体
制下形成的廉价或无偿的资源和环境使用制度有直接关系。
在传统的以行政主导为主要特点的资源和环境使用制度下,
资源和环境的廉价或无偿使用普遍存在,这就造成企业缺乏
珍惜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压力与动力。
从资源方面来看,同成熟市场经济国家通常的做法相比,
目前我国矿业企业没有全部负担以下几方面的成本:
矿业权取得成本。在矿业权取得环节,无偿占有矿业权
摘要:
展开>>
收起<<
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深化资源和环境有偿使用制度改革主要观点能源资源消耗过大,环境污染加剧,是经济快速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解决好这一问题,需要深化资源和环境有偿使用制度改革,使企业负担资源和环境的真实成本,从根本上建立起珍惜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长效机制。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举措。“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要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带动向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带动转变,由某些领域相当程度上依靠行政干预推动向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更大程度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转变。实现这两个转变,必须深化...
相关推荐
-
免费2023-06-14 678
-
VIP专免2023-06-05 553
-
VIP专免2023-03-30 966
-
VIP专免2023-03-30 636
-
VIP专免2023-03-30 298
-
VIP专免2023-03-30 259
-
VIP专免2023-03-30 859
-
VIP专免2023-03-29 250
-
VIP专免2023-03-29 914
-
VIP专免2023-03-29 373
作者:朝花夕拾
分类:写作素材
属性:9 页
大小:28.46KB
格式:DOCX
时间:2023-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