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建华副厅长:在全国农产品加工业暨休闲农业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VIP专免
3.0 朝花夕拾 2023-09-02 105 99+ 42.51KB 4 页
侵权投诉
转变休闲农业发展方式 育农民增收新的增长极
四川是中国“农家乐”发源地。长期以来,我省休闲农业发
模式以农家乐为主,同质化问题突出“十二五”期间,我省着
力转变休闲农业发展方式,充分利用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厚重
的农耕文化,以建设休闲农业景区和培育休闲农庄为 “两大
抓手,力推进休闲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发展,为农
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美丽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大
作用。
一、 主要成效
一是产业规模效益不断攀升2015 ,全省休闲农业与
乡村旅游经营单位已发展 3.1 接待3.2 亿人次,
综合经营 1008 亿元,比“十一五” 68%
二是助农增收效果日益明显。2015 年,带动全 1034
民就,同比增 14.8%;为全省农民收贡 82.1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已成为我省农民增收新的增长极。
三是品牌培育取得重大进展全省已累计创建国家级品
100 个,其中今 14 个。去年启动省级品牌培育工
认定 100 家省级示范休闲农庄,今年底拟认定 100 个省
级示范农业主题公园。联合多家媒体,通过网络评选出全省
“五个十佳”休闲农业精品,包括十佳精品农庄、十佳乡村美
味、十佳最美乡村、十佳创意产品、十佳度假村落。
二、 主要做法和经验
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调整工作思路,转变发
展方式,着力培植休闲旅游资源,搭建经营体系,培育新型
人才,夯实发展基础
(一)抓休闲农业景区建设
2013
战略。按照以“产业基地为基础、创意农业为手段、农耕文
化为灵魂”要求,在全省建成了一批产业特色鲜明、表现形
式多样、农耕文化浓郁、景色优美亮丽的休闲农业景区,不
仅为广大城乡居民休闲、度假、体验、养生提供重要场所,
也为广大农民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增收开辟了新天地。目前,
景区 2000
农业主题公园建设规
(二)抓休闲农庄培育打造
我省把休闲农庄作为休闲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通
过培育以家庭农场、农业企业为主的新型经营主体,积极打
造集产加销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产业特色鲜明、服
务功能完文化内涵丰富、带动农民就业增收能力强的休
闲农庄。目前,全省已建成休闲农庄近 2000 个,
了过去以农家乐为主单一发展的发展质和服水平
升,实现了增长模式规模益并重的转变。
(三)抓现代经营体系构建
一是培育新型经营主培育养大家庭农场、
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四大”新型经营主体在全
建以休闲农家为基础,休闲农庄为主体,农业旅游公
的新型休闲农业经营体系。二是搭建信息电商平台
川省休闲农业业网站—麦味网,平台
司—麦味农业股份有,为全省搭建休闲农息及电
子商平台提供与四川农业美景、美、美相结合的休
闲农业、特色农产品信息宣传展示展销、线
上线下营销服务。100 家省级休闲农庄、1000 家省级示范合
作社入驻麦网。三宣传。通过《人
农民日报四川日报和四川本土
体作强势宣传先后发表新 130 ,营造了良好
发展氛围利用节庆台举办大型宣传
春赏花夏避采摘”为主题的特色产节庆
200 多个,年成功 5 个全省性大型2015
乐游系列活
(四)抓人才队伍培养
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多次、多方位举办
提升休闲农业管理及从业人员素质和水平。今
年,成功举办全国个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题培

标签: #发言

摘要:

转变休闲农业发展方式培育农民增收新的增长极四川是中国“农家乐”发源地。长期以来,我省休闲农业发展模式以农家乐为主,同质化问题突出。“十二五”期间,我省着力转变休闲农业发展方式,充分利用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厚重的农耕文化,以建设休闲农业景区和培育休闲农庄为“两大”抓手,强力推进休闲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发展,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美丽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一、主要成效一是产业规模效益不断攀升。2015年,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单位已发展到3.1万家,接待游客3.2亿人次,综合经营性收入1008亿元,比“十一五”增68%。二是助农增收效果日益明显。2015年,带动全省1034万农民...

展开>> 收起<<
涂建华副厅长:在全国农产品加工业暨休闲农业工作会议上的发言.docx

共4页,预览3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作者:朝花夕拾 分类:写作素材 属性:4 页 大小:42.51KB 格式:DOCX 时间:2023-09-02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4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