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出好材料 20年老笔杆说了3个字

VIP专免
如何写出好材料?20 年老笔杆说了 3 个字
最近,偶然读到晚晴启蒙思想家严复在《天演论》中的一段话:“译事三难:
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
这段话虽说的是翻译之难,然则对写作而言,依然不失为衡量文章优劣的标尺。正
如当代翻译家郭宏安先生所言:“信者,真也,真者,不伪也;达者,至也,至者,
无过无不及也;雅者,文学性也,文学性者,当雅则雅,当俗则俗也。信、达、雅
齐备,文章则入化境。”
好的文章,首先应该做到“信”,也就是“真实”。我们常说,真实才有力量。拿
到公文写作而言,就是要去虚言、讲真话。文学作品可不受题材限制,不拘泥于形
式,可以信马由缰,把想象力发挥到极致,而公文写作则不然,它首先要求内容必
须真实。这个真实,一则是素材、数据、事例真实,有据可考,有实为证,既不能
由心臆想、凭空捏造,也不能移花接木、改头换面;另一则是表述真实,一是一,
二是二,钉是钉,卯是卯,既不刻意拔高,也不人为贬低,能经得起质询,经得起
推敲。
其次应该做到“达”,也就是“准确”。孔子在论语中有句话:“辞达而已矣。”在
我看来,这个“达”,就是把要说的事情说清楚、说到位。因为,语言因其难以表达
清楚,故人穷其所能以言之,导致话说得越来越多,越来越长,越来越华丽,越来
越复杂,让人容易忘记言说的本来目的只在于“辞达”而已。
《普灯录.黄龙慧南禅师》中有言:“一字入公门,九牛曳不出。”推之于公文
写作,就是要文如其事、恰如其分,写得一清二楚,十分明确,句稳字妥,文体通
顺,让人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知道你说的是什么,切忌模棱两可、含糊其词而产
生岐义。另外,遣词造句要符合语法文法,不要生造一些只有自己知道而别人难解
其意的词语、缩略语。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行文中话不能说的过满,一定要留有
余地,尽量避免使用“一致……”“最……”等绝对性的词语。
再次应该做到“雅”,也就“文采”。我们常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那么,何
谓“文采”?答案也许有许多种,但肯定不是堆砌华丽词藻,不是硬造四六骈句,不
是任意使用修饰词形容词,不是掉书袋引用、滥用成语,也不是文白相杂或其它什
么古怪的文体。
现实中,华丽很容易被误认为有文采,然而只有适度的华丽才是一种文采;素
朴很容易被认为没有文采,然而适度的素朴未尝不是一种文采。
茅盾先生早在半个多世纪前就说过:“就一般情形而言,欢迎流利漂亮想也不
用想一想的文字的,多半是低级趣味的读者。换一句话说,即是鉴赏力比较薄弱的
读者。”这段话虽略为言重、值得商榷,但也一定程度上道出了一些问题。
因此,在公文写作中,应谨记“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的
古训,坚持文从于质、文质并茂,正确处理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没有深刻的思想、
新颖的见解、充实的内容,就不要单单去追求字的张扬、词的飞动、排比的声势,
更不能曲说阿世、巧言媚俗,或是浮言夸饰、言不由衷,或是故作高深、故弄玄虚,
或是装模作样、卖弄文笔。须知,自古“美貌者不待华采以崇好”,从来“艳姿者不
待文绮以致爱”。
“你若花开,清风自来”。一篇好文章,能荡涤人心、净化思想、启迪哲念、承
载智慧,能让人自觉主动浏览,全身心投入吮吸,“指尖”触碰起朵朵精神涟漪与灵
魂共鸣。由此观之,要想写出好材料,就得在“信、达、雅”上下功夫,力求集三者
于一体,这样才能吸引人、感染人,进而给人以启发和教益。
摘要:
展开>>
收起<<
如何写出好材料?20年老笔杆说了3个字最近,偶然读到晚晴启蒙思想家严复在《天演论》中的一段话:“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这段话虽说的是翻译之难,然则对写作而言,依然不失为衡量文章优劣的标尺。正如当代翻译家郭宏安先生所言:“信者,真也,真者,不伪也;达者,至也,至者,无过无不及也;雅者,文学性也,文学性者,当雅则雅,当俗则俗也。信、达、雅齐备,文章则入化境。”好的文章,首先应该做到“信”,也就是“真实”。我们常说,真实才有力量。拿到公文写作而言,就是要去虚言、讲真话。文学作品可不受题材限制,不拘泥于形式,可以信马由缰,把想象力发挥到极致,...
相关推荐
-
VIP专免2023-03-28 511
-
VIP专免2023-03-28 420
-
VIP专免2023-03-28 237
-
免费2023-06-14 678
-
VIP专免2023-06-05 553
-
VIP专免2023-03-30 966
-
VIP专免2023-03-30 636
-
VIP专免2023-03-30 298
-
VIP专免2023-03-30 259
-
VIP专免2023-03-30 859
作者:大江大河
分类:写作素材
属性:2 页
大小:28.46KB
格式:DOCX
时间:2021-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