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局工作总结及2021年度工作计划

VIP专免
.
生态环境局工作总结及 2021 年度工作计划
一、2020 年度工作特色亮点
一是环境质量历史最优。全市 pm2.5 浓度 37 微克/立方米,同比
下降 11.9%;
空气优良率 81.1%,同比提高 8.3 个百分点。两项指标创有监测以
来历史最优。全市河流水质明显改善,22 个国省考断面平均水质全面
消除劣Ⅴ类。6个国考断面达标率、优三类比例均为 100%,同比分别
提高 50 和66.7 个百分点。15 条入海河流平均水质全部消除劣Ⅴ类且
全部达到年度考核目标要求。
二是体制改革率先推行。省内率先推行生态环境部门县区局长、
执法局长轮岗交流新机制,率先设立市县(区)两级生态环境综合执
法局,协调增加编制 30 个,市执法局增设 2个科室、将 6个县区生态
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局全部升格为副科级单位,同步厘清执法权责边界
明确执法工作要求,全市环境监管能力持续增强,相关经验做法于 11
月19 日被省委改革办《江苏改革简报》第 72 期刊载推广。
三是国家试点扎实开展。国内率先开展生态环境与健康管理试点
对涉及精细化工、石化等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项目开展环境健康风险
评价,绘制了全市范围内饮用水、土壤中重金属及有机污染物等多暴
露途径健康风险地图,严控环境健康风险。国内率先开展“十四五”海
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试点,将全市划分为 5个湾段,分别制定规划目
标,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持续推动美丽海湾建设。
四是问题整改力度空前。强力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及“回头
看”问题整改,反馈我市 11 个问题和 382 个信访件全部整改完成并销
号。扎实推进危化品安全生产专项巡察问题整改,“两灌”园区关停36
家化工企业,共清理物料4.5 万吨,固危废 6.7 万吨,废水12.0 万吨。
二、2021 年度工作计划
订立“硬目标”: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提高生态环境质
量,确保 pm2.5 浓度、空气优良率、国省考断面水质等指标全面完成
目标任务。
堵住源头“减污染增量”:严格落实“三挂钩”机制,推动重点产业
园区规划环评全覆盖,以“三线一单”成果转化经验为依托,深挖污染
物减排潜力,开展排污权、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探索开展“绿岛”环境
治理模式,确保顺利推进盛虹等重大项目。
进一步提升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去污染存量”:一是
补齐环境基础设施短板。推动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督促所有乡镇及
941 个村庄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新建空白区污水管网80 公里,新
增危废处置能力 2万吨,推进 4家钢企实施超低排放监测评估,推动
限额以上加油站安装油气回收自动监控设备,初步形成布局完整、运
行高效、支撑有力的环境基础设施体系。二是建立健全监测监控体系
加快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体制,继续强化执法人员轮岗交
流,全面推行全员执法、交叉互查执法模式。加强市级生态环境监测
监控能力建设,新补充高层次专业监测人员 15 人,初步具备独立完成
执法监测任务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任务能力。推进环境信息化暨
监测监控能力提升工程建设,以水、气监测建设为重点,联网并运行
26 个水质自动站、78 个空气自动站,初步形成陆海统筹、市县协同、
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感知监测监控网络,实现对重点河流、近岸海域
镇街空气等智能监测。三是创新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实现环境治
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修改完善党委政府有关部门生态环境保护
责任清单,创新工作机制改革,强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与司法制
度的衔接,持续深入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巩固提升环境质量。
确保生态环境质量实现“三个改善、一个提升”:一是注重精准施
策,稳步改善大气环境。严格落实空气质量“点位长”制度,运用定期
约谈、资金引导、豁免政策等手段,不断推动突出大气环境问题解决;
优化重点行业绩效分级标准,统筹 vocs“绿岛”项目建设,加大
vocs 和颗粒物走航监测力度;
强化大气科技管控手段,全面推行企业用电监控安装,新增 65 家
重点行业企业污染物在线监控,并与市级平台联网;
同时重点抓好重污染天气应对,推进城乡面源管控,实施严格的
工地、港口扬尘污染防控,并全面清理禁燃区内燃煤销售、使用,加
大柴油货车、非道路移动机械等移动源污染防治。二是注重标本兼治
持续改善水环境。推行“河长”“断面长”“管长”三长联动,推广“断面长
+流域长”制度创新经验,加大每月专项帮扶行动力度,切实解决河流
摘要:
展开>>
收起<<
.生态环境局工作总结及2021年度工作计划一、2020年度工作特色亮点一是环境质量历史最优。全市pm2.5浓度3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9%;空气优良率81.1%,同比提高8.3个百分点。两项指标创有监测以来历史最优。全市河流水质明显改善,22个国省考断面平均水质全面消除劣Ⅴ类。6个国考断面达标率、优三类比例均为100%,同比分别提高50和66.7个百分点。15条入海河流平均水质全部消除劣Ⅴ类且全部达到年度考核目标要求。二是体制改革率先推行。省内率先推行生态环境部门县区局长、执法局长轮岗交流新机制,率先设立市县(区)两级生态环境综合执法局,协调增加编制30个,市执法局增设2个科室、将6个...
相关推荐
-
免费2023-06-14 678
-
VIP专免2023-06-05 553
-
VIP专免2023-03-30 966
-
VIP专免2023-03-30 636
-
VIP专免2023-03-30 298
-
VIP专免2023-03-30 259
-
VIP专免2023-03-30 859
-
VIP专免2023-03-29 250
-
VIP专免2023-03-29 914
-
VIP专免2023-03-29 373
作者:公文写作
分类:日常工作
属性:4 页
大小:20.89KB
格式:DOCX
时间:2021-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