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处理细节“五论”
公文处理工作看似是收收发发的小事儿,实际上小事之中连大局,简单里面藏
学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XX”重要讲话中强调的:“无论办文办会办事,都要
一丝不苟、严谨细致、精益求精,于细微之处见精神,在细节之间显水平。”这时
刻提醒我们,做好公文处理工作,必须牢牢牵住细节这个“牛鼻子”。
细节决定成败,应高度重视
党政机关公文承载着鲜明的决策信号和导向。如果对公文校核不仔细,错了一
个词、一个字甚至一个标点,就可能导致出现表达错误或歧义,甚至造成工作延误、
导向错误,既直接影响党政机关的形象和权威,又会给实际工作带来被动甚至混乱。
如果对上报公文的“签发人”这一要素审核不严,就可能导致未经主要负责同志审
签的公文“违规”进入上级机关办理程序。如果某位领导同志的批件漏掉登记甚至
丢失,就可能导致领导批示精神不能及时传达贯彻,直接影响重要工作的部署和落
实。所以,公文处理工作出不得半点差错,来不得半点闪失,必须高度重视,常怀
敬畏之心。
细节无处不在,应铭记于心
公文处理工作就像一条严密的生产流水线,全程分为多个环节,每个环节又包
含多道工序,环环相扣、紧密相连。
比如,收文时要详细登记编号、来文时间、来文单位、来文号、标题、密级等
要素;收文办理初审时,要认真审核是否应当由本机关办理,是否符合行文规则,
文种、格式是否符合要求等多个事项;发文办理复核时,要重点审查是否经过发文
机关办公厅(室)审核,审批手续是否完善,内容、文种、格式是否准确规范,包
括仔细检查文字内容是否完整,表述是否恰当,语句是否通顺,人名、地名等是否
准确,文字、数字、标点符号等用法是否规范,等等。可以说,公文处理工作程序、
环节繁多,真可谓细节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必须将每个细节牢记于心,做到心中
有数、胸有成竹。
细节蕴藏学问,应勤学苦钻
首先要吃透细节,深入学习、经常温习《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等业务
“教材”,搞懂每个细微的规定要求、细小的环节要素,如上行文与下行文版头的
细节、领导签批为“阅示”和“阅”的公文送签顺序细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