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 赋能乡村全面振兴.docx

VIP专免
3.0 公文格式标准 2025-07-02 99 99+ 39.07KB 5 页
侵权投诉
农业新质生产力内涵丰富,是现代生物技术、人工智
沿
2025 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
力”,进调了推动农业新的重要意义,深
化农村改革、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亟须加快科技创新、突破
技术瓶颈,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为乡村振兴创造新的发展
机遇。
农业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振兴的作用机制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解决农业科技短板、推进农业农村
代化发展的关键突破点,是新质生产力与农业农村紧密结合
而成的核心动力引擎。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实现乡村全面
振兴的关键路径,两者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一方面,农业
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契合乡村振兴的价值意蕴。农业新质
生产力高度关注新产业、新人才、新动能,强调自主可控、
绿
生态宜居的价值意蕴具有一致性。另一方面,农业新质生产
力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来源。当前,数据科学、合成生物
学等前沿创新成果在乡村治理、农业育种、资源回收利用等
1
领域取得广泛应用,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与促进乡村全面振
兴在实践上是紧密衔接的。
培育和应用农业新质生产力,实质就是围绕科技兴农、
科技强农,建立完善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体制和成果转化应用
机制。从实践看,农业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作用
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优化农业要素投入结构。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正在
新农业要素投入的结构,在优化调整土地、劳动力等传统要
素的同时,也为农业生产活动注入更多前沿科技成果并形成
新的生产要素。
二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新质生产力深刻影响着农业
产力,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比如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农
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在减少水、化肥等要素投入的同时,能
够大幅提高农业的单产水平。
三是丰富农村产业形态。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突破能够
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通过与农业农村资源要素结合形成
多业态融合发展的新模式,为拓展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开辟新
的途径并推动形成新的业态。
四是优化农村治理体系。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应用有
推动了农村社会转型,通过改变农民就业结构、消费结构及
生活方式重塑农村公共治理场景。同时,数字技术的应用也
更新了农村基层治理手,有效提村民与治理的积极性、
主动性,提高村务信息明化和便捷化水平。
2
是拓展农渠道。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应用有助
挖掘农业多能和多价值,在促进农村一、二、三产
业融合发展的同时,能够为农民从高产值、高收的工作
能够为农民建新型就业场景、提新型工作模式。
农业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振兴的关键路径
农业强、和乡村、乡融合等发展目标我国
亟须加快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实现
高质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农业以科领产
来农业是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等为主要支撑,以绿色化、
智能化、高效化、产业化、集约化为主要特征,应用前沿科
技改造农业生产方式、要素成、发展模式的高度的农
业发展阶段以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突破为标志的合成生物学、
基因学、生物学、大数据、块链等前沿领域,
来农业角逐的重要地。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应瞄准世
农业发展前沿育、智能等关键领域“
脖子难题为重点,用新业重大科
队伍中优资源力抢先创价值高、应用
围广、引领成效强的重大前沿成果,全面提农业际竞
力。
生态优,建立绿色循环低碳产业体系。一方面,
针对农业面源污染、生活垃圾污染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加
3
摘要:

加快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 赋能乡村全面振兴农业新质生产力内涵丰富,是现代生物技术、人工智能和数字技术等前沿科技在农业农村领域应用的直接表现。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进一步强调了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当前,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亟须加快科技创新、突破技术瓶颈,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为乡村振兴创造新的发展机遇。农业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振兴的作用机制农业新...

展开>> 收起<<
加快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 赋能乡村全面振兴.docx.docx

共5页,预览3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作者:公文格式标准 分类:综合文库 属性:5 页 大小:39.07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7-02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5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