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docx

VIP专免
3.0 公文格式标准 2025-06-20 99 99+ 46.01KB 13 页
侵权投诉
2024 12
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
道 。2025 2
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指出:“着力壮大县域
县域处于联城带乡的关键节点,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
单元。只有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产业,壮大县域经济,才能
培育强县,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实现兴业、强县、富民一体
发展,这对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
要现实意义。
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的内在逻辑
兴业、强县、富民”作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全
面振兴的重要路径,三者之间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兴业是
关键驱动,强县是空间载体,富民是最终目标。三者互促发
力,增强内生动力,才能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城乡融合
发展。
产业发展是县域经济的物质基础。在城乡融合发展背
县域产业的发展既有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也包括第二
三产业的延伸与融合,充分利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带来的资
1
本、劳动、土地、技术和信息等要素流动,以县域为统筹单
元激发城乡产业发展潜能,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多样化,实现
城乡资源的互补与协同。县域产业发展不仅关乎农村地区自
身的繁荣,同时还为县域经济发展与城市产业拓展提供了更
多资源和更宽广的腾挪空间。没有产业发展带来的物质基础,
强县富民只能是空中楼阁。乡村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
承载着绿色农业、生态旅游、农产品加工业等多样化的产业
形态;借助城市的市场和技术溢出效应,乡村可以更好地融
入经济大循环,实现更高层次的经济要素配置与产业增值。
乡村产业稳步升级并与城市产业形成良性互动,使乡村内生
发展力量与城市要素在更深层次上实现互嵌,从而塑造城乡
融合的双向联动格局。乡村产业兴着经济利
也承载着乡村结构生产能,能在一程度
制人口外流和乡土文化衰退等现,提升乡村的治
力和凝聚力。
县域空间是城乡融合的关键载体。县域是连接市、
务乡村的重要载体。县域在协调城乡资源配置、经济
动、调关系等方面发重要作用,不仅为城市发展
提供区域性的要素补,也为乡村发展提供外部术、资
对资源的统筹能力。县域能够通过完善的制
的有效调手段优势源要素,构建起域内外部
的多维网络最大限度地实现城乡之间要素双向流动,提升
2
经济发展水平,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支。县域能够通过
完善的基础设施共物品与保障提升自身的
务能力,有效破除产业发展的制壁垒降低交易
本,为兴业提供更有利的发展环。县域能够通过协调城乡
资源配置、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确保产业发展成
够惠及更多体;能够通过提升能力有效资源、协
、推动产业升级,发展成果惠及更多农村人
从而为富民造有利条件
富民是县域发展的最终目标。在乡村全面振兴与城乡
等化。这是经济发展在微观主体层面的
也体现了公正回馈理念。城乡融合发展的
核心目标是城乡二元结构来的权益鸿
在经济会系统中有更多可与、可
农村有更多样化的增收渠道。因无论是乡村产
县的共同作用下,农村通过与产业发展,实现了收入
的增加和积累通过收入水平提高、生量改
会地提升来增强农民的获得幸福感。富民的实现
于产业发展够公平农村民,县域
有效地分配资源,确保基本务的普及与提升,只有
广大农村来,才能县域与乡村内促进更高
3
摘要:

因地制宜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202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因地制宜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2025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指出:“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支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富民产业,促进农民就近就业增收。”“郡县治,天下安”,县域处于联城带乡的关键节点,县域经济...

展开>> 收起<<
因地制宜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docx.docx

共13页,预览3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作者:公文格式标准 分类:综合文库 属性:13 页 大小:46.01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6-20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13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