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某县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的经验总结.docx

VIP专免
关于某县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的经验总结
今年以来,X
县紧扣县内群众就地就近就业意愿强烈的
现状,大力推进零工市场建设,以即时快招服务为核心驱动,
技能提升与权益维护服务为关键支撑,匠心构建“1+1+1”服
务模式, 为灵活就业群体与企业搭建起高效对接的服务平台
与“供需桥梁”,在促进就业、保障民生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现将相关经验总结如下, 并对后续创新发展提出展望。
一、搭建实体平台,构筑就业“服务港”
基于阵地建设战略考量, 于县城核心区域精准选址, 此
地人员往来密集、零工汇聚频繁且交通网络畅达, 以此为依
托打造一体化、专业化、综合性零工市场。功能布局方面,
精心规划柜面服务区、求职招聘区、候工区、劳动工具存放
区、停车区以及招聘信息公示栏等多元区域, 满足不同场景
需求; 服务保障层面, 配备电脑、电话、打印机、复印机等
现代化办公设备, 同时设置手机充电、饮水机等贴心便民设
施, 全方位为务工群体与用工企业搭建起高效供需对接平
台, 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涵盖招工、就业、培训等一站式就
业服 务。截至当前,“零工台账”已登记用工主体 57
家,
求职人 数达 7950 人,为就业市场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实数
据支撑。
二、组建专业团队,编织就业“服务网”
将零工就业服务深度融入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核心板块,
创新组建“县乡企”联动团队,涵盖 XX 县公共就业和人才
服务中心、XX 力科人力资源有限公司2
个县级服务区,7
个 乡镇零工驿站以及 9 个农村商业银行就业服务网点。各
成员 单位各司其职, 县级服务区统筹全县公共服务资源,
为就业 人员与用工主体提供专业咨询服务; 乡镇零工驿站
及时收集 并推送乡镇零工求职需求与培训意愿至县级零工
市场; 农村 商业银行就业服务网点则引导办理就业服务
群众便捷扫码 进入找工作平台, 多维度协同发力, 持续完
善零工市场服务 体系架构,确保就业服务触角延伸至县域
每一个角落。
三、开发智能程序,拓宽就业“信息桥”
着眼于就业服务效能提升, XX 县大胆探索,精心研发
集职业介绍、岗位发布、线上接单、岗位匹配、技能培训、
政策咨询、保险保障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零工市场小程序”
线上服务平台。通过动态收集用工需求、求职信息、薪资水
平等关键数据,构建起完备的零工求职登记与用工需求信息
库,招工找人、项目找人、岗位找人、政策咨询等信息一键
查询, 清晰明了, 为就业人员与用工主体打造出透明精准的
供需对接数字化平台,实现 24 小时全天候、不打烊就业服
务。平均每月有 400
余人登录小程序, 畅享招工用工便捷渠
道, 数字赋能与智慧赋能成效显著, 有力推动更多群众就地
就近就业,开启就业服务数字化新时代。
四、优化管理机制,打造就业“稳定锚”
着力构建零工市场长效运行管理机制, 强化日常监管
与 维护力度。定期对登记在册的用工主体展开全面资质审
核与 信誉评估, 多维度审查企业经营资质、信用记录、用
工合规
性等关键指标, 确保用工信息真实可靠, 从源头上保障零
工 人员合法权益。同时, 开辟多元就业服务反馈渠道, 通
过线 上问卷、线下走访、电话回访等形式, 广泛收集务工
群体与 用工企业对零工市场服务质量、工作流程等方面的
意见与建 议, 以问题为导向, 及时优化调整服务内容与方
式, 不断提 升服务满意度。针对就业困难群体, 量体裁衣
制定专门帮扶 计划, 综合考量个人技能、身体状况、就业
意愿等个性化因 素, 精准匹配适配岗位, 并配套提供就业
补贴、技能提升补 贴等优惠政策组合拳, 助力其实现稳定
就业, 为就业市场稳 定注入“强心剂”。
五、拓展合作渠道,开辟就业“新航道”
秉持开放合作理念, 积极与周边地区工业园区、产业基
地建立深度合作关系, 深度挖掘潜在就业岗位资源宝藏, 逐
步拓展零工市场服务半径, 吸引更多外地优质企业入驻平台
发布用工信息, 为本地劳动力引入更为丰富多元的就业选
择。 与此同时, 紧密贴合当地特色产业与新兴行业发展脉
搏, 前 瞻性开展定向式职业技能培训课程体系建设, 例如
针对蓬勃 兴起的电商直播行业量身定制直播带货技巧培训
课程, 针对 特色农产品加工行业精心打造食品加工工艺培
训项目等, 全 方位提升劳动力专业技能水平与就业核心竞
争力, 使其能够 从容适应新兴就业岗位需求, 进一步拓宽
就地就近就业渠道 与空间版图,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新活
力。
六、培育就业文化,厚植就业“沃土壤”
通过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就业创业主题活动, 大
摘要:
展开>>
收起<<
关于某县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的经验总结今年以来,X县紧扣县内群众就地就近就业意愿强烈的现状,大力推进零工市场建设,以即时快招服务为核心驱动,技能提升与权益维护服务为关键支撑,匠心构建“1 1 1”服务模式,为灵活就业群体与企业搭建起高效对接的服务平台与“供需桥梁”,在促进就业、保障民生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现将相关经验总结如下,并对后续创新发展提出展望。一、搭建实体平台,构筑就业“服务港”基于阵地建设战略...
相关推荐
-
免费2023-06-14 678
-
VIP专免2023-06-05 553
-
VIP专免2023-03-30 966
-
VIP专免2023-03-30 636
-
VIP专免2023-03-30 298
-
VIP专免2023-03-30 259
-
VIP专免2023-03-30 859
-
VIP专免2023-03-29 250
-
VIP专免2023-03-29 914
-
VIP专免2023-03-29 373
作者:公文格式标准
分类:综合文库
属性:4 页
大小:12.36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