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村落保护既要塑“形”又要铸“魂”.docx

VIP专免
“ ” “ ”
一座座传统村落, 或掩映山间, 或坐落溪畔, 古朴的建
筑、厚重的历史、淳朴的民风, 令人陶醉。传统村落是农耕
文明的“基因库”,也是传统文化的“宝藏匣”。因此, 散落
在中华大地上鳞次栉比的传统村落, 既是人间烟火气的氤
氲, 更是浓浓文化味的赓续。截至目前,我国共有 8155 个村
落列 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并实施挂牌保护,16 个省份将
5028 个村落列入省级传统村落保护名录,保护 55.6 万栋传统
建筑, 传承发展 5965 项省级及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
世界上 规模最大、价值最丰富、保护最完整的农耕文明遗产
保护群。 如此规模的遗产保护, 对于世界人类文明保护与传
承而言意 义非凡。因此, 传统村落保护, 要置身于全面乡
村振兴的历 史进程中,把传统村落纳入中华文明标识体系,
既要塑“形” 又要铸“魂”,不断注入新的时代精神,使其成
为乡村振兴的 宝贵历史文化资源。这是传承乡村人文精神、
促进乡村人文 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
加大保护力度, 让传统村落的“生命力”更强。我国
传 统村落历经千百年的风雨洗礼, 与自然山水和谐共生,
孕育 出了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循环往复的生态系统, 塑
造了相 应的社会结构, 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物证。
作为一个 拥有悠久农耕文明史的国家, 我国广袤的国土上
遍布着众多 形态各异、风情各具、历史悠久的传统村落。
但由于乡村间
发展水平各异, 资源禀赋存在差异, 农民期盼也有所不
同, 既有共性问题, 也有个性需求。为此, 传统村落保护
既要塑 “形”,也要铸“魂”。一方面,要做好统一规划、
统一推进 的总体部署,也要因地制宜、突出地域特色,保护
原有风貌, 坚持“千村千貌”的原则,各美其美, 不盲目
跟风, 坚决纠 治大拆大建、拆真建假、失管失修、利用不
当等突出问题, 避免陷入“千篇一律”的同质化误区。另一
方面, 要深入挖 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 将其
承载的耕读传家、 邻里守望、诚信重礼等乡风民俗发扬光
大, 并把这些文化资 源与推动乡村振兴结合起来, 与推动
农业农村现代化结合起 来, 让其成为滋养社会、净化心
灵、陶冶情操的文化力量。 由此,才能让传统村落形神兼
备, 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推动活化利用, 让传统村落的“烟火气”更旺。传统村
落既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形载体, 更是“乡音无改
鬓毛衰”的无形乡愁的深深寄托。保护传统村落并非只是把
它们圈起来, 而是要在保护的同时用好用活传统村落中所蕴
含的历史文化资源。传统村落不是静态的物件,而是古与旧、
动与静、人与物、形与魂的结合体,要推动传统村落由“静
态保护”转向“动态利用”,释放古村韵味。首先, 补足村庄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
经验, 大力实施村容村貌改善行动, 注重传统和现代的适度
融合, 满足新时代群众对宜居的新需求, 将传统村落活化利
用和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园区、周边景点相结合, 全方位、
立体式推进传统村落的传承开发和利用, 绘就“诗与远
方”
传统村落新画卷。其次, 深入挖掘传统村落中丰厚的历史
文 化底蕴, 发展特色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 增强传统村
落的 造血功能,让传统村落更加炊烟袅袅。最后, 持续开
展“设 计下乡”。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统一部署,推进规
划师、建 筑师、工程师、艺术家“三师一家”下乡服务乡
村建设,充 分了解当地民俗、文化、建筑元素、风貌特
色, 把传统村落 风貌和现代元素结合起来, 坚持中华民族
的审美情趣, 突出 乡土特色和地域特点, 设计富有乡村文
化的建筑, 让传统村 落的“烟火气”更旺。
突出文化传承, 让传统村落的“文化味”更浓。传统村
落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见
证了华夏文明的辉煌与变迁。传统村落承载着浓厚的家国情
怀,强调勤劳、节俭、孝悌等美德,弘扬向上向善的道德观
念, 将文化内核代代传承, 有利于建立集体身份认同凝聚人
心。在传统村落的保护过程中, 要始终把文化传承放在重要
位置, 深入挖掘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资源, 最大限度保持历史
风貌、整体格局和脉络肌理, 留住乡土味道, 留得住青山绿
水,记得住乡愁。可以采取以村落为平台、文化为底色、创
意为引线的方式, 实施村落文化创意产业项目计划, 让更多
人知晓村落文化。 一方面, 启动“传统村落保护宣传活
动” 为主题的全媒体系列宣传报道, 发布传统村落专题纪录
片、 村志。同时,
利用短视频直播, 搭建数字化平台, 全
方位展 现各个传统村落的独特内涵。另一方面, 通过传统
村落的保 护利用, 激活乡村动力、兴旺农村业态、吸引人
才返乡, 打
摘要:
展开>>
收起<<
传统村落保护既要塑“形”又要铸“魂”一座座传统村落,或掩映山间,或坐落溪畔,古朴的建筑、厚重的历史、淳朴的民风,令人陶醉。传统村落是农耕文明的“基因库”,也是传统文化的“宝藏匣”。因此,散落在中华大地上鳞次栉比的传统村落,既是人间烟火气的氤氲,更是浓浓文化味的赓续。截至目前,我国共有8155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并实施挂牌保护,16个省份将5028个村落列入省级传统村落保护名录,保护55....
相关推荐
-
免费2023-06-14 678
-
VIP专免2023-06-05 553
-
VIP专免2023-03-30 966
-
VIP专免2023-03-30 636
-
VIP专免2023-03-30 298
-
VIP专免2023-03-30 259
-
VIP专免2023-03-30 859
-
VIP专免2023-03-29 250
-
VIP专免2023-03-29 914
-
VIP专免2023-03-29 373
作者:公文格式标准
分类:综合文库
属性:4 页
大小:17.2KB
格式:DOCX
时间:2024-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