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农广校在全省农民教育培训暨农广校工作会议上的发言.docx

VIP专免
县农广校在全省农民教育培训暨农广校工
作会议上的发言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
近年来,县农广校以夯实乡村人才为己任,全力推动乡
村人才培育工作提质增效。截至 2023 年底,共培育高素质
农 民 1876 人。 54 人先后担任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
协委 员; 183 人担任村干部。“组组有”覆盖率均达到
100%。创 建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 3 家, 家庭农场 188
个, 农民专业 合作社 139 个。连续两年被中央校评为信
息宣传工作先进集 体, 连续三年被市农业农村局评为高素
质农民培育工作先进 集体、被县委县政府考核为优秀等
次, 9 部教学视频连续 6 年被中央校评为“全国优秀在线
学习资源”。现就具体工作汇
报如下。
一、建机制强化组织保障。
聚焦解决“谁来种地”和农业后继有人, 做好顶层设计。
一是高位推进定基调。县委将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列入学习
运用“千万工程”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 高质量
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和加快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三年
行动“1+N”实施方案推动落实。二是齐抓共管重统筹。成
立了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和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领导小组,
全面协调指导全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制定了 17 项农
公文阁 公众号:老弥妹职场文书 gwg365.cn
民教育培训和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制度, 确保了农民教育
培 训工作运行规范。三是细化责任抓落实。把农民教育培
训工 作纳入了县十三五、十四五规划和乡镇及相关部门年
度目标 责任考核指标。四是配套政策谋发展。先后出台
了“县职业 农民产业发展奖补办法”等相关配套政策,助
力培育工作提
质增效。
二、稳阵地夯实培育基础。
围绕满足现阶段培育工作需求, 提升办学条件。 一是依
托项目强化“主阵地”。实施农广校标准化建设, 扩充校舍
面 积至 512 平方米,开通 500 兆教学培训光缆, 设立了综
合办 公室、多功能培训室、档案资料室、党建活动室、财
务室等 科室, 做到了校舍功能齐备,设施完善, 满足了培
训工作需 求。二是整合资源充实“生力军”。整合原农广
校、农机校、 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资源,建制由股站级
升格为正科级, 编制人员由 6 人增加至 19 人,壮大了队
伍。三是接续推进 拓展“练兵场”。与县委党校联合成立县
乡村振兴人才培育学 院, 全面启动乡村振兴人才培育工作;
投资 230
多万元在全 县 6 个镇(办)建设高素质农民实训
基地和田间课堂 13 个, 基地总面积 1.5 万亩, 核心示范
园 1230 亩, 新建、改建、装 修实训基地培训教室 6 个。
建立了农广体系四级建制, 五级
办学机制。
三、固模式提升培育效果。
立足县域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固化培育帮扶模式,持续
发力。一是探索提炼出“12345,我们同致富”技术服务模式。
公文阁 公众号:老弥妹职场文书 gwg365.cn
即: 紧盯全面实现共同富裕这 1 目标, 依托产业技术服务
和 农民教育培训 2 个中心,通过产业技术服务县镇村 3 级
联动, 借助 4 个专家团队和 5 支专业技术服务小分队力量
进村入户 开展技术服务。二是总结“四位一体, 产教融
合”高素质农 民培育模式。即: 坚持“培训与主导产业需求
结合, 培训与 农民生活需求结合, 培训与农民增收结合,
培训与乡村振兴 结合”四个方面的原则, 实现高素质农民
和农业新型经营主 体融合为一体的培育效果。采取“生产+
学习”、“理论+实 践”、“教学+科研”三种产教融合的教
学培训方式, 实现“理 论、实践、生产”的有机结合, 该
模式被中央农广校评选为 “全国 50 个农民教育培训典型案
例”。三是探索出“一定、 二帮、三教、四结合”农民教育
培训和帮扶模式。一定:在 全面征询乡镇、村组及学员个
人意见的基础上结合项目要求 定选学员;二帮:在制定好
农民培育培训“1+2(1 名领导 和 2 名干部) 包抓乡镇方
案”的基础上, 全面督导乡镇、村 组农民教育培训和政策咨
询工作; 三教:在全面搞好镇(村) 集中理论培训的基础
上, 因材施教、因需施教、因时施教, 做到因人而异,因
势利导; 四结合:将技术培训与主导产业 发展相结合、技
术培训与农民需求相结合、技术培训与农民
增收相结合、技术培训与乡村振兴产业服务相结合。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强化体系建设,优化办学队伍,
提升办学水平,拓展办学职能,推动农民教育培训高质高
效, 打造全省全国优秀农民教育培训基地, 为乡村振兴提
供坚强
人才保障。
公文阁 公众号:老弥妹职场文书 gwg365.cn
标签: #发言
摘要:
展开>>
收起<<
县农广校在全省农民教育培训暨农广校工作会议上的发言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近年来,县农广校以夯实乡村人才为己任,全力推动乡村人才培育工作提质增效。截至2023年底,共培育高素质农民1876人。54人先后担任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183人担任村干部。“组组有”覆盖率均达到100%。创建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家,家庭农场18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39个。连续两年被中央校评为信息宣传工...
相关推荐
-
免费2023-06-14 678
-
VIP专免2023-06-05 553
-
VIP专免2023-03-30 966
-
VIP专免2023-03-30 636
-
VIP专免2023-03-30 298
-
VIP专免2023-03-30 259
-
VIP专免2023-03-30 859
-
VIP专免2023-03-29 250
-
VIP专免2023-03-29 914
-
VIP专免2023-03-29 373
作者:公文格式标准
分类:综合文库
属性:3 页
大小:17.11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