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交流材料

VIP专免
3.0 公文格式标准 2023-12-16 102 99+ 13.67KB 2 页
侵权投诉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交流材料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各级党委、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党组织都必须紧紧抓在手上。”《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
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提出目标任务:健全立德树人体制机制,加快构建目标明确、内容
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立德树人是高校
培养人才的首要任务,丰富发展高等教育新理念新模式,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至关重要。
一、新工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新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一元的,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所决定
的。新工科给理工科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的教育模式应运而生。
1.凸显人才质量,培养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兼具的工程师。传统的工科更多地强调工具理性,
强调目的与结果,将人的发展片面化,忽视其精神内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
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目标凸显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培养全面发展,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兼
备的复合型人才。
2.强调中国话语权,培养热爱祖国且具有国际视野的工程师。我国处于国际工程教育改革发展
的前沿,需要培养面向未来和领先世界的人才,需要有家国情怀、热爱祖国、扎根人民,奉献
国家。在人才培养上,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注重培养理工科学生爱
国主义情怀和奉献祖国人民的远大抱负,不断增强“四个自信”。在人才培养上,还要打破传
统的思想牢笼,鼓励学生“走出去”,站在全球视野思考问题、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不断地
将中国理念、中国标准转化为国际理念、国际标准,成为具备世界领先水平的中国卓越工程
师。
3.呼唤方式创新,培养多样化、创新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要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内涵
式的发展在于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信息化手段的基上不断改革创新高等教育新模式,
更加关注学生的内在养,完善新工科人才创新创教育体系,培养理工科学生创新创
力,发精神不断探索交叉性学科,合性程,探讨以问题为导向的程教学模
式等,深入的探式学习、讨论式学习、与式学习等。方式的创新,能在一定程度上增
强学习的有效性,学生有更强的好奇心、实能力、作能力等,动新工科改革
创新和进步发展。
二、新工科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当今社会随着科学技的不断发展,现多元化和多样化的发展方向,理工科学生处在接
科技发展红利前沿,因此亟须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更多融入文素养,加强性教育管
理,培养更具国家意和创新意的新工科人才。
1.加强理工科学生马克思主义理教育,提思想觉悟理工科学生在加强专业教育的同时
应不断提高思想质,全面发展,成为理性、有立思考能力的人才。理工科学生普遍
能力强而科基础薄弱对马克思主义理的学习和认识都有明显不。我国处于
改革的,国家发展面临着新问题、新挑战伴随西方国家的冲击,大学生容出现
马克思主义信不坚定、自我定位偏差、信仰功利倾较突出等问题。通过论联系实、创
新理论课式等方式充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马克思主义理教育,使大学生坚定
理想信念,培养其无私奉献的务精神,提大学生的思想觉悟
2.加强理工科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家国情怀。思想政治教育政治观教育的主要
内容包含以国家意认同民人教育为重的民精神教育。传统的理工科学生教
育“重技德”,往往更加重于专业技能方面,而在爱国主义教育上相对缺乏因此,应加
强理工科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凸显国家和民族担当。家国情怀是国家、历史化的
深刻认同深厚,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有于其应对纷繁的思想和舆论环境导学
秉承学强国”的任和使命,将个人理想、个人奋斗与国家命运、民结合来,
将爱国情怀融入服务国家战略,在务社会中增强民自信、自豪感
3.培养理工科学生创新创力,提高创新意新发展段,我国经济临着更大的机和更
多的挑战人才的知识结构和知识储备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需具备专业性、创性、主
动性、多样性、全面性,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能动性。新工科背景下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实现产
转型级的关键因素,理工科学生在加强思想教育的同时,还应注重创新意和创新能力的
培养,动思想创新、机制创新、模式创新。
三、新工科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路径
公文阁 公众号:老弥妹职场文书 gwg365.cn
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可以更有效地使学生理掌握
想政治教育内容,更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能。新工科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注意
以下三合。
1.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紧结合,动学科交叉融合机制。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
育紧结合,可从层次阶梯程体系与性化培养方案两个方面行探索。一方面,丰富
与完善高校多层次课程体系,包括思想政治教育、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等,将理论知识与学生
日常活相结合。通识教育包含列课程模和理工科程模,需强调人列课程的
占比,提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养。在专业教育中,需要基性的专业论知识,提坚实
的学科基,为其远发展提有效保障。要紧跟时代、国际潮流,了学科发展前沿,提高
创新能力、系统思学科思等,提理工科学生专业水准。一方面,构建性化培养
使理工科学生的培养教育能更具灵活性、创新性,在普遍价体系上根况做
违背原则的调整;选择范围上,不局限于校内、本地,而是利用互联网与全国
贯通使学生选择更加多元化、教学资源更加丰富在学生成上,采用种形式,以适
应多样化的人才需求、不断化的产发展以及人才培养个性化的需要。
2.课堂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探索新工科人才培养机制。理工科学生的教育不应
专业教育中,而应课堂教学与课后结合来,理论联系实际,于人才合能力
有重要动作。为提育人的效果,要为学生创利条件型全面的科技
竞赛,鼓励理工科学生多与多投入,在竞赛中加强理论知识的应用;工科的学习
的一次次探索与尝试,要完善学校实设备,更新技学生能前沿、紧跟时
代潮流;建校合作平学生有机会深入企业,提前了解企业文化和市场需求,为自
身就业提前做好准备。同时,要鼓励理工科学生多志愿服务,在实亲身感受中国
传统的历史文化,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程,中国有更加生动、全面、接地的了,提
理工科学生的社会和爱国情怀。
3.完善新工科人才创新创教育体系,动产学研深合的协同育人机制。动产学研深
合的协同育人机制,一方面,要完善创新创教育体系。在学科设中,面上分层施教,
上重培养破。坚持创新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创教育、社会需求、实践锻炼相融
合,建立基础综合能力训练、创意思维训练、创意产转化的体系,指导学生将思想转化为实
际,鼓励交叉学习、界学习、于质挑战学科前沿问题等,完善关体系。一方面,
要注重资源的调合。在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中需合社会、政企业、高校等资源
促进高校、地方、企事业单位深合,在高校教学实方面创新改革。
摘要: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交流材料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各级党委、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党组织都必须紧紧抓在手上。”《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提出目标任务:健全立德树人体制机制,加快构建目标明确、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立德树人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首要任务,丰富发展高等教育新理念新模式,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至关重要。一、新工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新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一元的,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所决定的。新工科给理工科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

展开>> 收起<<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交流材料.docx

共2页,预览2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作者:公文格式标准 分类:综合文库 属性:2 页 大小:13.67KB 格式:DOCX 时间:2023-12-16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2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