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劳动教育调研报告

VIP专免
3.0 公文格式标准 2023-12-14 101 99+ 17.49KB 12 页
侵权投诉
高校劳动教育调研报告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
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同年 7月,教
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
《纲要》)出台,要求把劳动教育纳入高校人才培养方案
形成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
程体系。建构劳动教育课程是落实劳动教育的关键环节,
要在审视当前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问题的基础上,探索
劳动教育课程的多元建构路径。
  一、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课程是以学校为建构主体,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其
中,为习得某种知识技能而建构的系统而全面的实施方案
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就是高校为使大学生掌握劳动科学知识
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锻炼劳动技能,获得职业体验而建
构的教学实施方案,包含课程目标、课程主体、课程实施
课程资源、课程评价等要素。《意见》发布以来,高校对
公文阁 公众号:老弥妹职场文书 gwg365.cn
劳动教育课程建设进行了积极探索。但总体而言,高校劳
动教育课程建设仍处于新生阶段,存在劳动教育形式与目
标紧张与失衡、课程化进程陈旧与局限、劳动课程的职业
性与创新性不突出等问题。
  1.劳动教育形式与目标紧张与失衡。当前,在高校劳动
教育课程的建设过程中,劳动教育存在形式上片面强调劳
动实践的问题,在劳动实践中也存在教师教育缺位的现象
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对劳动理论课的轻视,具体表
现为两个方面:第一,劳动理论教育在课程中缺失。《纲
要》中明确要求“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都是劳动教育的必要
内容”,然而许多高校片面将劳动实践等同于劳动教育课程
的全部,出现将原本就有的专业实习实训、参与公益劳动
等学时直接嫁接在劳动教育必修课学时中。这就造成了劳
动理论教育在课程建设中缺位,劳动教育形式化。离开教
师的理论指导,大学生很难通过单纯的劳动实践实现思想
上的升华、价值观的树立。第二,教师在劳动教育中缺位
目前,劳动教育教师不足是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面临的
主要问题。由于缺少专职劳动教育课程教师,许多高校只
能调动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等来完成劳动教育课
程的教学任务。此外,目前的教师队伍尚未形成开
教育的体意识,无法形成教学合
  2.课程化进程的陈旧与局限。高校劳动教育课程是全面
严密组织劳动教育教学动全过程的体,建
立系统科学的劳动教育课程是高校落实劳动教育的
节。然而,目前高校课程化进程,导致劳动教育开
低效率。其一,课程目标不明高校对
劳动教育的目标缺位。许多高校根据自
位和教学确立具体的劳动教育目标。此外,
高校仍存在将劳动教育一等同于“下地干活“专
”的“体见,视了对大学生劳动怀
等劳动素养的培育。其二,课程主体单一化。
、学校、社会协同育人的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尚未形成。
劳动教育仅依靠高校的的,而劳动教育的
也存在许多现实
存在“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割裂脑力劳动与体
劳动的思想等也尚未形成合,共
共建劳动实践意识。其,课程内容片化。
是教学内容的体。《意见》出台,劳动教育
材如雨后春笋般,但这“以通识教
多,多劳动学科领域相关学科知识入必要的实
知识,同材质量不高,出现劳动
思想简单堆叠罗列内容缺系等问题,无法引领
摘要:

高校劳动教育调研报告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同年7月,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出台,要求把劳动教育纳入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形成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构劳动教育课程是落实劳动教育的关键环节,要在审视当前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问题的基础上,探索劳动教育课程的多元建构路径。  一、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课程是以学校为建构主体,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其中,为习得某种知识技能而建构的系统而全面的实施方案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就是高校为使大学生掌握劳动科学知识树立正确劳动...

展开>> 收起<<
高校劳动教育调研报告.docx

共12页,预览3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作者:公文格式标准 分类:热门专题 属性:12 页 大小:17.49KB 格式:DOCX 时间:2023-12-14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12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