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在全市2021年就业创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VIP专免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在全市 2021 年就业创业工作会议上的讲
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就业创业工作大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自治区人民政府、市委行署决策部署,
立足发展,调整思路、创新措施,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确保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努力实现高质量更充分就业,实现城乡居民增收。X年 X
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将“稳就业”列为“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
资、稳投资、稳预期)之首。今年,国家《政府工作报告》第一次把就业优先政策
置于政府宏观政策层面来审视和推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全市就业创
业工作按照年初市委扩大会议精神,聚焦发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同时形成了当
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就业工作的新思路、新方向、新举措,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全市上半年就业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截至目前,全市新增就业 X人,完成目标任务 X人的 X%;城镇登记失业率控
制在 X%以内;失业保险参保 X人,完成目标任务 X人的 X%;农牧民转移就业 X
人,完成任务 X人的 X%;农牧民转移技能培训 X人,完成任务 X人的 X%;城镇
就业技能培训 X人,完成任务 X人的 X%;创业担保贷款发放 X万元,完成任务 X
万元的 X%。全市推荐金融支持创业贷款 X亿元,发放贷款 X万元。累计安置京蒙
扶贫岗 X人,完成任务 X名的 X%。组织输出建档立卡户贫困劳动力到北京就业 X
人,完成目标任务 X人的 X%;全市累计培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 X人,完成目标
任务 X人的 X%。
二、当前就业工作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一)国家就业形势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来,针对新形势、新情况、新变化,国家一直把就业工作
摆在突出位置,抓重点、调结构、守底线,推动了实现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良性
循环。今年 X-X月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 X万人,完成全年计划X万人的 X%,在产
业结构调整处于攻坚期的情况下,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可谓栉风沐雨、披荆斩棘。
同时,我们还要清楚的看到,我国的近 X亿人口中有X亿劳动力,这既是就业的压
力,也是巨大的人力资源。挑战与机遇并存,面临着三方面问题,一是劳动力的供
给持续高位运行。X年,我国的就业总量压力还很大,需要在城镇就业的新成长劳
动力仍然保持在 X万人以上,特别是高校毕业生数量达X万人,总量持续高位运行。
二是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集中表现在一定程度的招工难和就业难并存上。三是就
业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劳动者的期望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
将在一定时期内存在。
(二)X 市就业形势
目前,全市总人口X万人,其中,男性X万人、女性X万人;城镇人口X万人,
占总人口的X%、农村牧区人口X,占总人口的X%;城乡劳动力资源约 X万人,占
总人口的X%,其中,农村牧区劳动力资源约 X万人。从教育部门了解到,截至去
年末,全市初中在校生 X人,普通高中在校生 X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 X人,高
等院校在校生 X人,每年返乡的高校毕业生X余人。每年新增城镇就业需求人数约
X万人,当年可实现新增就业约X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X%以内;农村牧
区劳动力转移输出量每年在 X万人次左右。潜在的劳动力资源依然丰富。在新的就
业形势和环境下,劳动者的就业渠道和就业取向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一是企业吸
纳就业能力逐年增加。据工商部门提供数据显示,我市现有登记注册中型企业X个、
小微企业X个、个体工商户X个、农业专业合作社 X户。虽然我市经济总量不大、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较少、三产发展并不十分充分,扩大就业空间有限,但是,各类
企业和个体商户吸纳就业的能力在逐年增强。近年来,在国家扶持民企的系列政策
大环境下,民营企业发展迅猛,民营企业提供了约X%的城镇就业岗位,吸纳了约
X%以上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新增就业 X%在民营企业,企业吸纳就业能力不断增
强。二是新兴行业催生第三产业迅速发展。新就业业态不断向传统的用工方式渗透,
青年劳动者开始选择动态的阶段性就业,同“劳务派遣”“灵活就业”“非全日制就业”
等就业方式相互融合。在迅猛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吸引越来越多的初次就业者涌入
服务业,比如送快递、送外卖、微商等从业人数迅猛增长,既解决了进城农民工和
城镇劳动力就业问题,又方便了居民生活,也极大地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调整
优化了产业结构。据统计,我市新兴的送快递、送外卖和微商等行业就有上万个就
业岗位,发展非常迅速。三是劳资双方的主动权发生了变化。过去在劳动力市场上,
求职者是弱势方,看用人企业脸色求职,企业炒工人。现在用人企业是弱势方,看
工人脸色供岗,工人炒企业。特别新一代劳动者生长在互联网时代,接触的信息也
远多于过去。求职者的职业预期很高,选择权更为突出,劳资双方的主动权发生了
很大变化。四是技能和技术型劳动者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我市技术性劳动者存在
“职业发展通道狭窄,技能人才流动不畅,技能结构不尽合理,区域分布不均,培
养体系不够完善”的问题,虽然有所缓解,但技能和技术型劳动者没有得到足够的
重视,导致企业用工难和求职者就业难的“两难”问题还持续存在。
三、结合实际,创新就业工作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是财富之源,是增收之基。就业稳则人心安。面对新形势、
新任务 X 市就业工作要通过找准“一个基础和多元市场”,做好“三篇文章”,用好“四
种方法”,把握“五个原则”,做大“六个链条”,实施“七个转变”,确保完成就业目标
任务,保持就业局势总体稳定,保证就业质量稳步提升,努力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
分就业。
(一)找准”一个基础和多元市场”的平衡点稳定就业
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X-X年)》,X年至 X年,
持续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提高培训针对性实效性,全面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水
平和就业创业能力。到 X年底技能劳动者占就业人员总量的比例达到X%以上,高
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X%以上。就业是民生之本,培训是就业之基,
市场需求是培训和就业的平衡点。以多元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是
实现稳定就业的基础。瞄准多元市场、多层次需求、多工种培训,实现高质量就业。
(二)以”三篇文章”为切入点促进就业
1.做好”人”的文章
李克强总理X月X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使用X亿元失业保险基金
结余,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三年培训 X万人次劳动者。就业优先不仅是就业的
规模和数量,更是提升就业的水平和质量。技能型人才始终是市场短缺的,应该进
一步健全技术工人评价选拔制度,突破年龄、学历、资历、身份等限制,促进优秀
技术工人脱颖而出。通过企业建设、技能大赛、院校培训等多种途径,加强技术工
人队伍建设,做大做优人力资源。在倡导和培养”工匠精神”,表彰“大国工匠”形势
下,加快推动工人技术资格等级以及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产业工人整体技
能水平,实现高技能,高收入就业。
2.做好”网”的文章
通过互联互通,创造新业态、创造新岗位,实现就业岗位的增长,已成为就业
市场的重要方面,通过政企市联合,建立原材料供应、产品体验加市、技术培训、
劳动力转移输出等”全域网”和“网产业”。优化传统供应链,将 X绿色有机食品从田
间直接配送到消费者餐桌。成立 X 市全产业链创业孵化基地和红城X跨境电商集采
中心,通过分拣、配送、结算、网络、支付等新业态的创造,做大就业市场,通过
X 市和全国乃至国外的产业链延长,达到增加就业的目的,实现”网上创业,网上
就业”。
3.做好”贷”的文章
摘要:
展开>>
收起<<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在全市2021年就业创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全市就业创业工作大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自治区人民政府、市委行署决策部署,立足发展,调整思路、创新措施,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确保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努力实现高质量更充分就业,实现城乡居民增收。X年X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将“稳就业”列为“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之首。今年,国家《政府工作报告》第一次把就业优先政策置于政府宏观政策层面来审视和推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全市就业创业工作按照年...
相关推荐
-
VIP专免2023-03-29 250
-
免费2023-06-14 678
-
VIP专免2023-06-05 553
-
VIP专免2023-03-30 966
-
VIP专免2023-03-30 636
-
VIP专免2023-03-30 298
-
VIP专免2023-03-30 259
-
VIP专免2023-03-30 859
-
VIP专免2023-03-29 914
-
VIP专免2023-03-29 373
作者:大江大河
分类:日常工作
属性:10 页
大小:40.02KB
格式:DOCX
时间:2021-11-19